正当蒋介石登上太康号军舰的时候,解放军进入了无设防的溪口

B站影视 欧美电影 2025-10-13 20:29 2

摘要:南京失守之后,国民党军队的溃败如决堤的洪水,一泻千里。广袤的江南大地,一方的数十万人马狼奔豕突,溃不成军,狂奔逃命,而另一方的百万大军如狂隧扫落叶,如虎入羊群,穷追不舍。这也是古今中外战争史上的一大奇观。

1949年5月25日,正当蒋介石黯然神伤地登上太康号军舰的时候,解放军第三兵团第21军61师183团解放了无设防的溪口。

南京失守之后,国民党军队的溃败如决堤的洪水,一泻千里。广袤的江南大地,一方的数十万人马狼奔豕突,溃不成军,狂奔逃命,而另一方的百万大军如狂隧扫落叶,如虎入羊群,穷追不舍。这也是古今中外战争史上的一大奇观。

奉化已经听见炮声,蒋介石仍整天把自己关在慈庵里,像是面壁的老僧。蒋介石不动,没人敢走。蒋经国终于按捺不住,和俞济时悄悄走进慈庵。

蒋经国说:“父亲,泰康号前几天开到定海去了,俞局长和王世和的家眷都随军舰走了,现在军舰正停在象山港待命。”

蒋介石站起身,阴着脸,来回踱步,良久,问:“嵊县那里怎么样?”

俞济时小心翼翼地答道:“看情况共军已过了嵊县,目标似是象山港。”

俞济时这句话管用,蒋介石长叹一声,对蒋经国说:“到你祖母坟前去告别罢,你去叫方良和孩子们。”

蒋经国一家早就静候着了。蒋介石带着儿子、儿媳、孙子一行出了慈庵,来到苍松环绕的蒋母墓前。蒋介石刚一站在母亲前,就已经止不住老泪纵横了。他撩起衣襟,颤巍巍跪倒,三拜九,长跪不起,倏地,一声锐啸,使人不禁悚然:

“母亲!不肖子瑞元,要撇下您走了!……”只叫了这一声,便俯

地恸哭号啕不止。

蒋介石身后也响起一片悲声。在场的侍卫也止不住垂泪唏嘘。

良久,蒋经国爬起,去搀父亲。蒋介石拭干泪水,牙关咬得格格响,身子止不住瑟瑟抖动,发誓道:“我还要回来的!我还要回来的!”他对母亲的墓庐做最后的叩拜后,在蒋经国的搀扶下,下了鱼鳞岙。

但是,蒋介石仍不肯离去,他要带儿孙们对故乡做最后一次暸望。

凤凰山,雄踞在溪口镇之北,站在凤凰山顶,极目四望,乌云密布,重云如盖,更增添了蒋介石一家心中的悲伤。连绵的群山在云海中匐,弯环拐曲的剡溪凡有九曲,云雾中忽隐忽现,恰似九曲回肠。云遮雾障之中,依山傍水的溪口镇,镇外的桑园水田,如海市蜃楼般飘渺。眼前这一切,像是在梦中。

“大好河山,几至无立锥之地!且溪口为祖宗庐墓所在,今一旦抛别,其沉痛之心情,甚非笔墨所能形容于万一。”

亡国之痛,长久地折磨着蒋氏父子的心灵,他们发誓“重回故土”。

下了凤凰山,几辆美国高级轿车早已等候。汽车风驰电掣地驶出武岭门。没有乡亲们送行,落魄之人,有何脸面劳驾乡亲?

别了,慈庵,别了,丰镐房,就这样悄然离去,此一别,今生再难相见。剡溪水淙淙长流,武岭山愁云惨淡。蒋介石又止不住泪眼迷离。

蒋介石的家乡观念一向很浓,当年在广东,不管军务多么繁重,一有机会,总要回到家乡,徜徉在林泉之间,常常是孙中山一再电催他回粤,他才恋恋不舍地离去。他这次回溪口,名义上是主持祭祖进谱大典。

嘉氏的移锵之事早在1947年秋便开始了,由吴稚晖和陈布雷事领一批饱读经史的大儒主笔。这一修谱不得了,一下子认了个北宋金紫光禄大夫蒋浚明为祖宗。还有人引经据典说,蒋氏祖先原是周公旦的后裔。周公弟三子明龄,封于蒋国(今河南固始具),后世子孙以国号为氏,改姬姓蒋。此后,蒋氏子孙绵延不绝,称得上是中国最古老的姓氏之一。

蒋介石的脸上现出难得的笑容,似乎祖上的荣耀足以能抵偿现实的痛苦与不幸了。因而开祠堂门进宗错的大典异常降重,从上海请来的京剧班子。猪台开锣,整整唱了三天大戏。大开宴席。宴遍族中父老。名为庆宴,实际上是告别宴。

眼前一派花团锦簇,火树银花,却抹不去心中的阴影。苦中作乐,真是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

这期间,蒋介石遍游溪口名胜古迹,家乡的一由一水都令他动容。他最常去的地方还是蒋母墓,站在母亲墓前长久地肃立。他到桃坑山拜别了父亲蒋荤聪的墓。蒋荤聪去世时,蒋介

石才八、九岁,印象颇为模糊。蒋父与其前妻徐氏合葬于桃坑山,蒋母王采玉却择地别葬,以示不为他人之下。蒋母这种倔强的性格,对蒋介石不无影响。

虽然解放军已越过钱塘江,浙东地区风声鹤,但蒋介石思古怀旧之幽情丝毫不减,还游了奉化、宁渡。

奉化县城,是蒋介石开始接受新式教育的启蒙之,。锦屏山如一架锦屏绣障矗立在县城东北方,他儿时就读的新式学堂风醒学堂就在锦屏山麓。在这里,蒋分石还闹了一把学潮,得到了一个“红脸将军”的绰号。

在宁波,他游了天一阁、金峨寺、天童寺和育王寺。每到一寺,他都要向寺里的和尚施舍香金,要他们好好护理名刹。蒋介石此次来奉化,并非只是游览胜景,他是要到天童小盘山祭扫靠摩间太公之墓的。他虔诚地立在祖宗的墓前,双手合十,不胜依依,却又凄然惨然。

蒋介石此番巡游,每到一处,总要不厌其烦煞有介事地大讲一番将来如何发展这些地方的大计划。大概这是他不自觉地自医离乡之愁的心理疗法,他的精神仿佛已超然于现实,当他无

话可说的时候,他会长久地驻足在一个地方,表情呆滞,精神恍惚。

从溪口沿剡溪而下,四十公里即达于宁波海港,这是溪口出海的传统路线,但是蒋介石下海出走,却没有走这条路。他估计到,解放军一旦进兵宁波,必然抢占镇海港,堵住宁波守军的出海口。

大军压境,兵败如山倒之际,他便是三头六臂也难逃死地了。因此决定不走宁海而走象山港。他估计,从嵊县到象山全是山路,这样势将大大滞缓解放军进军的速度。只要解放军还未到达新昌,他就可以从容地退出溪口,前往象山港,乘兵舰出海。

蒋介石走了。蒋氏父子在他们苦心经营的台湾岛走完了各自的人生旅程,再也没有回到故里。

1949年5月25日,正当蒋介石黯然神伤地登上太康号军舰乘桴浮海的时候,解放军第三兵团第21军61师183团解放了溪口。这实际上只是一次武装的大游行。由于溪口已没有任何守军,解放军先在塔下一带从容地休息并午餐。饭后,部队进行了军容整理,然后集合队伍,作了进入溪口前的最后一次动员教育,重申了纪律。

由于部队普遍存在着对蒋介石的仇恨情绪,极有可能发生因泄愤破坏纪律的行为。

183团军容整齐,雄赳赳地开进溪口镇。在溪口的小桥边,溪口镇的镇长——据说才上任两天,是蒋介石临走时特意关照挑选的一位出身贫寒的人——带着一些人举着彩旗欢迎解放军入镇。

干部战士们意识到这是一个重要的历史时刻,精神格外振奋。一袋烟的功夫,部队便走完了长约两华里半的半边街。街上的行人不多,店铺照常开门营业。当然,并不是所有的大门都是敞开着的,包括蒋分石的出生地王泰盐铺和他的老宅丰镐房,都门扉紧闭。

183团穿镇而过,但这里毕竟是蒋介石的老家,师首长便相约到镇上各处转转。出镇登上白岩山鱼鳞岙,看了孙中山的手迹以及蒋介石挥泪拜别的坟冢。墓侧不远有几间平房,题名“慈庵”,大家知道这里才是蒋介石真正的住所。

进了慈庵,不禁暗暗吃惊。原来表面看平平常常的几间房,里面却是十分豪华,家俱设备全是最新式的洋货,住在这里比丰镐房舒适多了。师政委王静敏很有感慨,评论道:“这倒很符合蒋介石的性格。”

61师只在溪口驻扎了两天,27日便奉命攻取定海,全师向宁波集结。溪口是沿海到浙东山区的必经之地,再加政治上的原因,所以这个当时只有九百户人口的弹丸小镇,留下了一个营驻守。

就在溪口解放的第二天清晨,蒋介石乘坐的“太康”号军舰驶到了吴淞口外。上海支持不住了,他劈波斩浪地赶来收拾残局。

蒋介石站在指挥塔上向西望去,只见战火烧红了半边天,与东方的朝霞交相辉映,曳光弹如流莹飞舞,连绵不绝的枪炮声比过年的爆竹响多了。瑰丽而无情的战火烧掉了他的希望,滚锅热油般煎熬着他那颗日渐衰弱的心。

蒋介石下意识地双手紧紧抓住栏杆,他完全被这蔚为壮观的战争场面所震撼,对手威力无比的打击力量与横扫六合的气势令他心惊肉跳。好一会儿他才回过神儿来,急忙下令,命令汤恩伯赶快把部队撤出来。

“告诉汤恩伯,如果船只不够,尽量撤退战斗部队,运输部队和勤杂人员一律留下!凡带不走的重装备一律破坏掉,投入黄浦江中,决不能留给

共军!”

军队、金银、特务,这是蒋介石的“三件法宝”。这半个月,大陆的金银,大部运到台湾,至于军队,只能是撤出多少是多少了。结果20万守军,汤恩伯只带出了5万残兵败将。

夜海茫茫,“太康”号像一只黑色的幽灵,在波谷浪峰间踽踽前行。蒋介石不顾海上风大浪急,在甲板上来回踱步。在经历了这一系列的感情的跌宕与刺激后,他的心怎能平静呢。

蒋经国似乎怕父亲会自杀寸步不离左右。“父亲,还是回舱去吧,晚上风大,当心着凉。”在蒋经国的再三劝解下,蒋介石才让儿子搀扶着,回到舱内。

这几天发生的事情给他的刺激太强烈了,他的悲伤与激愤达顶点。同时,他也在一次次反省他的江山得失的教训,长久的沉默,空气显得异常压抑,蒋介石眼睛瞪得溜圆,想着心事。

“父亲,早些休息吧,你太累了。”蒋经国轻声道.蒋介石摆摆手,劈头问道:

“经国,你说说看,我们失败的原因在哪里呢?”

听到父亲的问话,蒋经国脑海里修地闪显出“上海打虎”那一幕,那件事给他的印象太深刻了。始终耿驶手怀。他真想反问一句:当初若是把上海滩的“虎”打了。还会有今日之事吗?”

蒋介石随手递给长子一个本子,蒋经国知道那是父亲的日记本,在打开的那页纸上,写着这样一段话:

以定海、普陀、厦门和台湾为训练干部之地区;建设则以台湾为着本之起点。实行训练干部、编组民众、计

口授粮、积极开垦,在社会上不许有一个无业游民。实行二、五减租,保障佃户;施行利得税、遗产税、筹办

社会保险、推动劳动福利、推广合作事业;实行平均地权,节制资本。以民生主义社会建设及其政策实施为要

务。更拟推动土地债券、士兵与工人的保险制度。

蒋经国明白,这是父亲草拟的国民党未来的施政纲领,这里包含了他从惨痛的失败教训中得出的新的认识与新的决心。父亲的刚毅与顽强令他感动。同时,他也深明父亲对他讲这番话的用意,他颤声地说:“父亲,我一定按你说的去做,重振党国!”

从蒋介石病重到蒋经国全面掌权,再到其一系列经济与政治的重大变革,以及最终解除戒严,这一系列事件勾勒出台湾从威权走向开放的复杂轨迹。蒋经国稳固了权力核心,带领台湾经济走出困境,也亲手终结了延续数十年的“蒋家王朝”,为国民党的未来走向,埋下了新的伏笔。

来源:二十四桥观星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