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流感疫情持续升级 多国警惕跨境传播风险

B站影视 欧美电影 2025-10-16 17:22 1

摘要:近期,日本正经历近年来较为严重的流感季,全国范围内流感病例数激增,多地医疗机构面临就诊高峰。随着冬季临近及人员流动增加,周边国家公共卫生部门高度关注疫情发展,担忧流感病毒可能进一步扩散至邻国,需提前做好防控准备。

【综合报道】 近期,日本正经历近年来较为严重的流感季,全国范围内流感病例数激增,多地医疗机构面临就诊高峰。随着冬季临近及人员流动增加,周边国家公共卫生部门高度关注疫情发展,担忧流感病毒可能进一步扩散至邻国,需提前做好防控准备。

日本流感疫情:病例数创近年同期新高,医疗系统承压

据日本国立感染症研究所10月中旬发布的最新监测数据,截至10月第二周(10月6日-12日),日本全国定点医疗机构报告的流感患者数已达到每家机构平均41.3人,远超前一周的24.8人,且是去年同期水平(约15人)的近3倍。其中,14岁及以下儿童和65岁以上老年人是主要受影响群体,部分地区的幼儿园、小学甚至出现班级内小规模聚集性感染。

东京、大阪、京都等人口密集城市是疫情“重灾区”。东京都政府数据显示,当地医疗机构上周接诊的流感患者较9月同期增长超200%,部分综合医院的发热门诊日均接诊量突破500人次,儿科病房床位紧张。大阪府公共卫生中心警告称,当前流感病毒检测阳性率已超过30%(即每100例疑似病例中约30例确诊),且优势毒株以甲型H3N2为主——该亚型通常引发更明显的发热、咳嗽和全身酸痛症状,且对免疫力较弱人群(如老人、儿童)威胁更大。

为应对激增需求,日本多地已采取紧急措施:东京都要求辖区内医院延长发热门诊服务时间,并增设临时流感诊疗点;大阪府联合药妆店向居民免费发放口罩和消毒用品;部分学校因班级内感染人数过多,已启动短期停课或线上教学预案。

疫情扩散风险:季节与人员流动“双推手”

专家分析,日本本轮流感疫情扩散速度快、范围广,主要受两大因素驱动:

其一,气候条件适宜病毒传播。日本气象厅监测显示,今年秋季全国平均气温较往年偏高,但早晚温差超过10℃的地区增多(如关东、东北地区),这种“忽冷忽热”的环境易削弱人体呼吸道防御能力,同时干燥空气利于流感病毒在空气中存活。

其二,社会活动密集加速交叉感染。10月起,日本进入新学期(中小学开学)和秋季旅游旺季,学校教室、电车车厢、商场等密闭场所的人员聚集增加了病毒传播机会。此外,部分民众因去年新冠疫情期间养成的防护习惯(如戴口罩、勤洗手)有所松懈,也提升了感染风险。

邻国警惕:跨境传播可能性引关注,多国加强监测

日本流感疫情的快速蔓延已引起中国、韩国等周边国家的密切关注。中国国家疾控局10月15日在新闻发布会上表示,近期已注意到日本流感病例数显著上升,中国口岸已加强对入境人员的健康申报和体温监测,重点排查发热伴呼吸道症状旅客;同时建议公众,尤其是计划赴日旅行或与日本有频繁人员往来的群体,提前接种流感疫苗,旅途中做好个人防护(如佩戴口罩、避免接触有症状者)。

韩国疾病管理厅则于10月14日将流感预警级别从“关注”上调至“注意”,并宣布将在边境口岸对来自日本的旅客加强健康问询。韩国传染病专家金宇柱(音译)指出:“日本与韩国地理位置接近,人员往来频繁(日均往返航班超千架次),且两国流感流行趋势通常具有同步性——若日本疫情持续至11月-12月高峰期,韩国很可能在1-2个月内出现本土病例激增。”

此外,中国台湾地区卫生部门也表示,已与日本公共卫生机构保持信息共享,密切监测输入性流感病例;香港特区则提醒市民,若近期有日本旅行史并出现发热、咳嗽等症状,应及时就医并主动告知行程。

专家呼吁:接种疫苗与日常防护是关键

针对流感跨境传播风险,多国公共卫生专家强调,接种流感疫苗是最有效的预防手段。日本厚生劳动省数据显示,截至10月初,日本本季流感疫苗接种率约为35%(其中老年人接种率超60%,但儿童和成年人接种比例偏低);中国疾控中心建议,6月龄以上无禁忌人群均应尽早接种,尤其是孕妇、慢性病患者、养老院工作人员等重点群体。

除疫苗外,日常防护同样不可忽视:在人员密集场所佩戴口罩、勤洗手(或使用含酒精的免洗洗手液)、保持社交距离、避免用手触摸口鼻眼等,均可有效降低感染概率。对于出现高热(超过38.5℃)、持续咳嗽或呼吸困难等症状的患者,应及时就医并避免带病上班/上学,以防病毒扩散。

【背景链接】

流感是由流感病毒(主要为甲型H1N1、H3N2和乙型Victoria、Yamagata系)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传染性强、传播速度快,每年冬春季是全球主要流行季。日本因气候湿润、冬季室内密闭时间长,历来是流感高发国家之一,通常每年12月至次年3月为病例高峰,但近年来偶现“早发”趋势(如2022年11月即进入流行期)。

来源:跳出这个圈儿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