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极拳都有哪些名人?

B站影视 电影资讯 2025-10-16 11:30 1

摘要:八极拳,作为中国传统武术中的一支瑰宝,以其刚猛暴烈、朴实无华的风格闻名。它不仅有丰富的技击手段,更蕴含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在历史的长河中,八极拳涌现出许多传奇人物,他们或为皇家护卫,或为军中教官,或通过银幕将八极拳的魅力展现给全世界。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八极拳的

八极拳,作为中国传统武术中的一支瑰宝,以其刚猛暴烈、朴实无华的风格闻名。它不仅有丰富的技击手段,更蕴含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在历史的长河中,八极拳涌现出许多传奇人物,他们或为皇家护卫,或为军中教官,或通过银幕将八极拳的魅力展现给全世界。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八极拳的名人堂,了解这些令人肃然起敬的八极拳大师。

传世巨擘:八极拳的宗师级人物

在中国武术史上,八极拳有着“文有太极安天下,武有八极定乾坤”的美誉,而将这一美誉传承并发扬光大的,正是那些令人敬仰的八极拳宗师。

吴钟(1712-1802)作为八极拳的奠基人,是任何八极拳历史都绕不开的人物。据《沧县志》记载,他在雍正年间创立八极拳体系,以“六大开”、“八大招”为核心技术,讲究贴身近打,硬开硬打,具有极强的实战价值。传说吴钟曾三进少林寺,技压群僧,一根大枪使得出神入化,被誉为“吴神枪”。

吴钟之后,八极拳分为孟村和罗疃两支,其中孟村支系的代表人物吴永和丁孝武两位二代先贤。罗疃支系可谓是人才辈出,其代表人物有李大忠、张克明等三代先贤。罗疃的三代先贤弟子中最具代表的是黄士海、张景星、李贵章。

黄士海(1829年-1914年),男,河北沧县罗疃人,八极门第四代宗师,职业武师。师从李大忠、张克明,获八极拳与六合大枪真传,因清江之役获六品顶戴,江湖称“神枪”“京南霸北”“小黄天霸”,乡里尊称“黄四爷” 。

咸丰九年(1859年)随张克明任南皮张之万府中武官十余年,期间以“抱肘”技法击败挑衅武举。回乡后与师弟张景星革新技艺,创编《八极要领歌》《六合大枪歌》,完善“罗汉打虎势”等招式,并指导弟子李书文在劈挂拳与八极拳融合中补充“回身撩阴腕”技法 。晚年婉拒袁世凯天津小站教习邀约,推荐李书文赴任,与张景星共同培养王中泉、马凤图等弟子,传艺经历载于《沧县志》

张景星,八极门第四代宗师,字拱辰,直隶沧县东南乡罗疃村人(现河北孟村县),职业武师。自幼随父张克明,习八极功艺,深得八极精奥,其枪法出神入化。八极拳、六合大枪之法也得师兄黄士海的奖掖。

他后继承父业掌罗疃张家八式房,他与师兄黄士海共同培养了王中泉、李书文、张毓衡、韩化臣、马凤图、马英图等名徒。

李贵章(1855年—1928年),男,汉族,字月芬,河北省孟村县罗疃村人,清末民初八极拳师。李大忠独子,自幼随父习练八极拳及六合大枪,完整传承家学技艺。清光绪年间,听闻武师黄士海盛赞津北李瑞东武艺高强,遂徒步数百里寻访。初至李家未见,遂在门外出不逊之言激其现身,后以六合大枪展演技艺,李瑞东叹服并延入内庭切磋,二人结为挚友。李瑞东备车赠银,亲自送其返回罗疃。

李贵章早年隐其武艺,以游猎为名秘密教授二子。光绪二年(1876年)持六合大枪击退入户盗贼,致一死二伤,获"神枪李五爷"称号。传艺于子李万成、李万青及弟子王锡庆、张庆恒等30余人,罗疃李氏八极传承谱系明确记载其武术传承脉络。

说到八极拳六合大枪,不得不提的是有着“神枪”之称的李书文(1862-1934)。他是八极拳史上最具传奇色彩的人物之一,一生比试无数从未败北。李书文练功如魔,据说他为了练习顶劲,每天用后背撞击墙壁、树干上千次;为了练习掌力,每天掌击土墙上千掌,最终练就了惊人的武功。他的大枪技术更是出神入化,有“李书文大枪刺壁蝇,蝇落而壁无痕”的传说。李书文曾担任袁世凯、张作霖等多位军阀的军校教官,晚年受聘为中央国术馆高级教授,将八极拳带入了国家武术教育体系。

李书文的弟子中,最著名的当属霍殿阁(1886-1942)和刘云樵(1909-1992)。霍殿阁曾任末代皇帝溥仪的武术教师兼护卫,1932年随溥仪赴东北,在长春期间广传八极拳,奠定了东北八极拳的基础。而刘云樵则因其出色的谍报工作和武功被军统局誉为“天字第一号”,赴台后在海内外大力推广八极拳,影响深远。

另一位八极拳大师马英图(1897-1956)则与中央国术馆有着不解之缘。他与其兄马凤图共同创编了“八极参劈挂”训练体系,使两种拳法相辅相成。马英图性格刚猛,技击勇悍,在中央国术馆的首次全国国考中表现优异,后被聘为中央国术馆教官,培养了大批八极拳人才。

现代传承:八极拳的当代代表人物

随着时代变迁,八极拳并未因冷兵器时代的结束而消亡,反而在新的时代找到了新的传承方式。

在竞技武术领域,王世泉(1951-)的名字格外响亮。他师从八极拳名家,1970-1980年代多次获得全国武术比赛冠军。退休后,他在北京大兴区创办“八极拳培训中心”,培养了众多八极拳专业运动员,为八极拳的竞技化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跨界影响力:八极拳与影视明星

八极拳的魅力不仅限于武术界,也深深吸引了影视界的明星们。

在当代影视圈,吴越可谓是八极拳的“代言人”。他自幼学习八极拳,在多部影视作品中展示八极拳技法,展现了八极拳的实战威力。他曾在采访中坦言:“八极拳是我的根,它教会我的不仅是武功,更是做人的道理。”

张震为拍摄电影《一代宗师》专门苦练八极拳三年,不仅练出了水平,更在2012年全国八极拳比赛中获得青年组一等奖,成为影视圈的一段佳话。他曾感慨:“练习八极拳让我理解了什么是‘拳如其人’。”

为何八极拳能吸引如此多名人?

八极拳之所以能吸引从皇家护卫到现代影视明星的众多名人,与其独特的技术体系和哲学思想密不可分。

八极拳强调“贴山靠”的发力技术,讲究近距离爆发,具有极强的实战价值。同时,八极拳训练中蕴含的“顶、抱、单、提、胯、缠”等核心要领,不仅能练就强健体魄,更能培养练习者勇往直前、坚韧不拔的精神品质。

从清末的战场格斗,到民国时期的国术馆教育,再到当代的竞技武术和影视表演,八极拳不断适应时代需求,展现出顽强的生命力。这些八极拳名家的故事,不仅仅是武术传承的历史,更是中国传统文化在现代社会中转型与再生的缩影。

如今,八极拳已传播到世界各地,美国、欧洲、日本等地都有八极拳的传承组织。这些八极拳名人的故事和精神,也随着拳法的传播而影响着越来越多的人。或许,下一个八极拳名人,就在今天的练习者中悄然成长。

注:八极拳名人众多,在此就不一一列举了!

来源:八极拳黄广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