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但英国警方和民众的目光,正越过英吉利海峡,直指遥远的东方——中国。英国人认为,正是中国庞大的黑市需求,点燃了伦敦街头的盗窃狂潮,推动了一个跨国犯罪链条的形成。
当警车驶入伦敦北部的一条街道时,警笛声响起,震惊的路人驻足观看警察冲进一家二手手机商店。
“先生,你们店里有保险箱吗?”一名警官询问店主,当时店主正坐在电脑旁,手里拿着杯喝了一半的茶。
警察搜查了伦敦北部的一家二手手机商店
在店主的注视下,警察搜索两个保险箱里的手机、现金和文件。
这是9月份伦敦警方在全伦敦开展的数十次行动之一,目的是为了解决近年来困扰该市的手机盗窃问题。
盗抢手机已经让伦敦臭名昭著,恶劣之处更甚于查 尔斯·狄更斯的小说《雾都孤儿》中,让伦敦闻名遐迩的扒窃行为。
据警方称,去年伦敦被盗手机数量达到创纪录的8万部,这让伦敦背上了“欧洲犯罪之都”的恶名。
但英国警方和民众的目光,正越过英吉利海峡,直指遥远的东方——中国。英国人认为,正是中国庞大的黑市需求,点燃了伦敦街头的盗窃狂潮,推动了一个跨国犯罪链条的形成。
他们认为,从街头小偷到国际走私集团,这一产业链的源头和终点,都与中国的市场密不可分
伦敦的手机盗窃问题并非一夜之间爆发,而是多年积累的产物。早在2010年代,英国政府实施的紧缩政策导致警察预算锐减,警力从高峰期的14万多人降至不足12万。这使得低级别犯罪如手机盗窃长期被忽视,侦破率低至不足1%。
根据伦敦都会警察局的数据,2023年手机盗窃案为6.4万起,2024年飙升至8万起,占所有盗窃案的70%。受害者多为游客和上班族,
他们在牛津街或皮卡迪利广场这样的繁华地带,成为电动自行车上的窃贼猎物。这些窃贼戴着面罩和头盔,以时速超过30公里的速度从行人手中抢走手机,然后迅速消失在交通拥堵的巷弄中。
一位名叫艾玛·范德霍克(Emma Vanderhoek)的澳大利亚女士在2025年7月刚到伦敦,就遭遇了盗窃。她在街头查看地图时,一名骑电动自行车的窃贼从身后闪过,手机瞬间不翼而飞。
范德霍克通过苹果的“查找我的iPhone”功能追踪到设备的位置:先是伦敦东部的二手手机店,然后是希思罗机场附近的仓库,最终信号指向深圳的华强北市场,她在X上( @EmmaVanderhoek )讲述了自己追踪手机的经过。
这不是孤例。英国非政府组织Crush Crime今年2月的报告显示,2024年伦敦盗抢的手机中,至少一半流向海外,其中中国和阿尔及利亚各占28%。
2025年10月6日,伦敦都会警察局发起“回音阶梯行动”(Operation Echosteep),这是英国史上规模最大的打击手机盗窃行动。300多名警员同时突袭伦敦和赫特福德郡的28处住宅和店铺,逮捕46人,包括11名涉嫌抢劫快递货车的嫌疑人,以及15名街头盗窃犯。
行动中,警方缴获2000多部被盗手机、20万英镑现金,以及价值4万英镑的二手手机库存。其中,两名30多岁的阿富汗裔男子——警方代号“海鸥”(Seagull)和“鹭鸟”(Heron)——被指为走私集团首脑。10月10日, 伦敦都会警察局新闻发布会称 他们涉嫌在过去一年将4万部手机运往中国,占伦敦所有盗窃手机的40%。
这一行动的起源可追溯到2024年12月24日圣诞。
当时一名受害女性通过“查找我的iPhone”追踪到她的设备停留在希思罗机场附近的仓库。警方赶到时,发现一个标有“电池”的集装箱内藏有近1000部iPhone,全是盗窃品,正准备运往香港。
侦探马克·加文(Mark Gavin)对 《纽约时报》记者 表示:“这不是普通的街头犯罪,而是工业级别的走私。”进一步调查显示,该集团针对苹果产品下手,因为其在中国利润丰厚。
在希思罗机场发现的,用 铝箔包裹的手机
街头窃贼每部手机可获200至300英镑报酬,而在中国,这些手机售价可达1000美元。警方在嫌疑人车中发现多部用铝箔包裹的手机——这是为了阻挡追踪信号的常见手法。甚至有记录显示,他们曾在Costco超市一次性购买价值相当于2.4公里长的铝箔。
警方经过长时间调查,决定发起 回音阶梯行动。
伦敦市长萨迪克·汗(Sadiq Khan)在 回音阶梯行动的 新闻发布会上强调:“手机盗窃已成工业规模犯罪。”他呼吁苹果和三星等手机制造商加强技术壁垒,使被盗设备无法重置。
汗也直言不讳地将矛头指向中国:“证据显示,大量手机在中国和阿尔及利亚被重新激活,甚至能访问苹果云服务下载应用”。
牛津大学网络安全专家乔斯·赖特(Joss Wright)向 《纽约时报》记者 解释道:“个别中国网络运营商未加入国际黑名单系统,这意味着英国被锁定的iPhone在中国可正常使用”。
实际上,中国三大运营商都已经加入 GSMA的IMEI黑名单系统,但被盗手机可以通过 “越狱”或更换SIM卡绕过锁定。
受害者们的追踪故事进一步佐证了这一跨国链条。
2023年,一名伦敦居民凯坦·阿加瓦尔(Ketan Agarwal)在法灵顿街头被抢走价值1000英镑的iPhone 14 Pro。他通过苹果应用看到手机从伦敦北部二手店辗转至希思罗,最终停在中国深圳的华发南路——一个著名的电子批发市场。
阿加瓦尔( @KetanAgarwal )在Reddit论坛发帖:“震惊的是,苹果这样的大公司竟无力阻止这种黑市。”
《金融时报》的报道
深圳华强北市场,被誉为“中国硅谷”,是全球电子元件的集散地。这里有数千家摊位,专营手机维修、翻新和二手交易。英国《金融时报》2025年5月20日报道,华强北的飞扬时代大厦已成为“失窃iPhone大楼”的代名词。
伦敦科技创业者萨姆·阿姆拉尼(Sam Amrani)的iPhone 15 Pro被抢一周后,就追踪到这里。阿姆拉尼向《金融时报》记者描述:“行动迅猛而有组织,从伦敦街头到香港自由贸易区,再到深圳的拍卖行”。
华强北飞扬大厦
大楼内,摊贩们将被盗手机拆解成零件:屏幕卖给维修店,电路板用于组装“弗兰肯斯坦手机”(即拼凑假冒机),芯片则流入合法供应链。一位不愿具名的摊贩告诉 《金融时报》 记者:“每天有成千上万部外国手机抵达,这里需求巨大”。
苹果社区论坛上,类似投诉比比皆是。一位2024年5月在伦敦斯特兰德街被抢的受害者写道:“我的手机从哈克尼区的手机店辗转至深圳,现在正被一家‘回收公司’处理。”。
另一位用户补充:“深圳的回收厂每天处理数千部被盗手机,窃贼宁愿低价卖给‘围栏’(中间商),也不直接转卖”。这些论坛帖子称,伦敦盗窃的iPhone往往在两周内抵达中国,效率堪比正规物流。
电动自行车的普及加剧了问题。伦敦街头如今充斥着这些廉价租借的“逃生利器”。警员马特·钱特里(Matt Chantry)在《纽约时报》采访中说:“追逐他们风险太高,可能导致行人或司机伤亡。为了一个手机,值得冒致死风险吗?”
回音阶梯行动虽然逮捕了一些盗贼,但对于整个盗窃产业链并无太大伤害。 《每日电讯报》称,只要海外黑市存在, 伦敦的“盗窃手机之都”的称号就难除。
将伦敦街头犯罪猖獗的根源归咎于中国,实则是英国当局转移视线的卸责之举。一个主权国家若连基础治安都无法保障,反而将问题归因于万里之外的“黑市需求”,无异于自曝其社会治理的失效与责任缺失。
来源:趣闻捕手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