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网传“蒜价破8元”不实,看硬核数据:主产区中,山东金乡库蒜一般混级2.83-2.90元/斤,大混级2.95-3.03元/斤,较10月5日涨近3毛;江苏邳州分级价差明显,6.5cm优质蒜3.90-4.10元/斤,5.0cm普通蒜仅3.30-3.40元/斤,差近7
今天结合10月15日产地、销地数据,把蒜价逻辑说透。
网传“蒜价破8元”不实,看硬核数据:主产区中,山东金乡库蒜一般混级2.83-2.90元/斤,大混级2.95-3.03元/斤,较10月5日涨近3毛;江苏邳州分级价差明显,6.5cm优质蒜3.90-4.10元/斤,5.0cm普通蒜仅3.30-3.40元/斤,差近7毛。
河南杞县库内蒜米料2.70-2.80元/斤,大混级2.95-3.00元/斤,较14日略回落;山东苍山印尼货3.10元/斤左右,市场货3.30-3.40元/斤,莱芜5.0cm规格稳在3.0元/斤。
销地价格“冰火两重天”:北京京丰岳各庄11.00元/斤,宁夏海吉星仅5.50元/斤,差价翻倍;上海江桥、北京新发地均7.50元/斤;新疆通汇、兵团第五师达15.00元/斤,喀什曙光9.00元/斤;湖北四季青6.40元/斤,比产地翻一倍多。
产地涨价源于“供需预期差”。9月下旬至10月上旬,山东、河南、江苏主产区遭强降雨,秋播滞后,人工成本飙升,市场传“明年减产”。储存商惜售抬价,炒货商介入,助推价格上涨。
成本端也施压,2025年大蒜种植成本每亩超3200元,化肥、农药价高。且今年出口向好,东南亚、中东对冷冻蒜米需求旺,上半年出口量涨8.3%、价涨12%,拉动国内原料蒜需求。
产地3元左右的蒜,菜市场卖8、9元,因流通环节多:代办、产地批发商、销地批发商、零售商层层加价,含运费、仓储费等。如金乡运北京,每斤成本至少加5毛,经多环节后价格翻两三倍。
此外,大城市刚需稳、恶劣天气致运输延迟,偏远地区运距远、损耗大,均推高销地价格,新疆通汇15元/斤属短期缺货极端报价。
种植户注意:涨价是“预期驱动”,非实际供需紧。2025年全国大蒜总产量738万吨,虽比2024年降10%,但仍能覆盖需求。
手里有库蒜的,达心理价可分批出货;新蒜种植虽成本高,但有政策支持,金乡等地对大蒜机耕等环节有补贴,分级种植能盈利[__LINK_ICON]。
消费者无需囤蒜:国内年消费1100万吨,产量能覆盖,高价是短期流通问题。大蒜易发芽变质,随吃随买好。
想省钱可看拼多多、抖音产地直供直播间,这类平台曾年销涨50%,省中间差价。
来源:财经大会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