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政客公开煽动反华,眼看此人将成新首相,日民众主动倒向中国

B站影视 港台电影 2025-10-16 18:54 1

摘要:中国各界刚刚捐完赈灾款物,转眼就成了被屠杀的对象,这段历史成了日本军国主义崛起的开始,102年后的今天类似的事情再次发生,只不过这次谣言的内容不同了。

1923年9月,关东大地震后的东京街头有700多名在日华侨丧生,当时的日本政府散布谣言,说外国人在井里投毒,华侨趁机作乱。

中国各界刚刚捐完赈灾款物,转眼就成了被屠杀的对象,这段历史成了日本军国主义崛起的开始,102年后的今天类似的事情再次发生,只不过这次谣言的内容不同了。

日本自民党总裁选的辩论会上,出现了这样一幕,五名候选人中,包括农林水产大臣小泉进次郎、内阁官房长官林芳正、前经济安全保障担当大臣小林英之、自民党前干事长茂木敏充,以及被视为安倍晋三接班人的高市早苗。

高市早苗的表现其值得关注,她没有谈政策愿景,没有谈经济民生,而是花大量时间讲奈良的鹿,先是深情款款地说自己出身奈良,牵挂着奈良公园里1460多头鹿的状况,甚至还朗诵了一首关于鹿的和歌。

这种开场方式本身就很奇怪,在如此重要的政治场合,一个志在首相之位的政客,把宝贵的时间用来谈论动物,这要么说明她的政治判断力有问题,要么说明她另有所图。

正当听众一头雾时,她话锋一转开始控诉有人踢打恐吓奈良鹿,她质问道如果外国游客故意破坏日本珍贵动物,这难道不过分吗,接着又举例说,曾在社交媒体上看到游客在鸟居做引体向上。

这种关心动保护的言论,实际上是在迎合日本右翼的排外叙事,近年来,日本右翼不断煽动排外情绪,而来自中国、韩国和东南亚的游客首当其冲。

各种骚扰、攻击外国游客的事件时有发生,而所谓的保护奈良鹿,不过是包装过的仇恨言论,高市早苗的这种演,其实是经过精心设计的。

她知道直接发表排外言论会引起争议,所以选择了一个看似中性的话题作为切入点,通过讲述奈良鹿的故事,唤起日本民众的文化认同感,然后巧妙地将矛头指向外国游客。

这种手法,比直接的仇恨言论更加隐蔽,也更加危险,这种谣言已经开始产生实际的政治效果,一个叫原田强大的日本网红,长期以攻击中国游客为流量密码。

他频繁碰瓷中国游客与鹿的正常互动,制造各种不实指控,就是这样一个劣迹斑斑的人,打着保护奈良鹿免受外国人侵害的旗号参选,竟然真的当选了市议员。

这个案例充分说,排外情绪在日本已经形成了一个完整的利益链条,从制造谣言到传播谣言,从煽动情绪到收割选票,每个环节都有人在获利。

而高市早苗显然看到了这条捷径,试图复制原田强大的成功模式,原田强大的成功给了其他政客一个危险的信号:煽动排外情绪是一条通往权力的捷径。

不需要有什么真才实学,不需要提出什么建设性的政策,只要会煽动仇恨,就能赢得选票。这种政治生态的恶化,对任何国家来说都是灾难性的。

实际上,关于外游客伤害奈良鹿的指控,完全站不住脚,奈良当地的统计数据显示,外国游客虐待鹿的举报几乎为零。

反倒是有日本人曾在奈良公园用斧头砍死鹿,但这件事在日本媒体上几乎看不到报道,选择性的愤怒和选择性的失明,暴露了这场闹剧的本质。

更讽刺的是,奈鹿本身就是一个旅游产业,每年数以百万计的外国游客来到奈良,为当地带来巨大的经济收益,如果真的把外国游客都赶走了,首先受损的就是奈良的经济。

但煽动者们显然不在乎这些,他们要的只是政治利益,这种现象在世界地都有类似的案例,当经济下行、社会矛盾加剧时,总有政客试图通过制造外部敌人来转移视线。

从美国的反移民浪潮,到欧洲的极右翼崛起,手法如出一辙,而日本不过是这个全球性现象的一个缩影,值得注意的是,市早苗的言论引起了日本社会内部的警觉。

一位日本律师公开表示,高市早苗关于外国人踢奈良鹿的说法,已经变成了类似关东大地震时朝鲜人在井里投毒的谣言,这种历史对比,让很多日本人感到不寒而栗。

奈良的相关部门站出来辟谣,明确表示并未发现外国游客的暴力行为,网络上,越来越多的日本人开始质疑这些谣言的真实性,有人指出,为什么以前从来没人关心这个问题,现在突然都开始辟谣了?

答案其实很简单当谣言只是街头巷尾的闲谈时,大家可以选择视而不见,但当一个极端政客可能凭借这些谣言上位,成为日本首相时,理性的人们终于意识到了问题的严重性。

他们担心的不仅是谣言本身,更是谣言背后的政治走向,这种觉醒来得并容易,长期以来,日本社会对于排外言论有着相当高的容忍度。

很多人即使不认同这些言论,也选择保持沉默,但高市早苗的出现,让他们意识到,沉默的代价可能是整个国家被拖入深渊。

日本律师的发声很重要,作为社会精英阶层,他们的态度往往能够影响公众舆论,他们将当前的排外言论与历史上的悲剧联系起来时,普通民众也都开始反思。

毕竟,高市早苗的极端反华立场众所周知,如果她真的上台,日本的对外政策可能会发生重大转变,这不仅会影响中日关系,更可能把日本拖入一个危险的境地。

她曾多次发表挑性言论,主张日本应该采取更加强硬的对华政策,在她的世界观里,中国是日本的主要威胁,必须通过各种手段加以遏制,这种冷战思维,在21世纪显得格格不入。

日本社会的这种转变,与当前的国际形势密不可分,随着中国军事力量的增强,特别是在看到解放军的各种新装备和演习后,一些日本人开始重新评估对抗路线的风险。

他们意识到,煽动仇恨容易,但承担后果很难,平时在网上发泄一下情绪无所谓,但如果真的让一个疯狂的政客掌权,把国家带向对抗的深渊,那就是另一回事了。

中国的崛起是一不可逆转的历史趋势,无论日本愿不愿意接受,都必须学会与一个强大的中国共处,对抗只会两败俱伤,合作才能实现共赢,越来越多日本人开始明白这个简单的道理。

经济层面的考量也不容忽视,中国是日本最大的贸易伙伴,两国经济深度融合,如果真的走向全面对抗,日本经济将遭受重创。

那些煽动仇恨的政客,能为失业的工人找到工作吗,能为倒闭的企业提供订单吗,显然不能,更重要的是,历已经给出了答案。

上世纪三四十年代,日本走上军国主义道路,最终的结果是什么,是整个国家被打回石器时代,是无数家庭的破碎,是两颗原子弹的噩梦,这些教训,难道还不够深刻吗?

这种理性的觉醒许来得有些晚,但总比没有好,历史已经证明,仇恨和谎言可以赢得一时的掌声,但最终会把国家和民族带向灾难。

1923年的悲剧不应该重演,无论是对中国人、韩国人,还是其他任何国家的人,日本正站在一个字路口,是选择理性合作的道路,还是走向仇恨对抗的深渊?

这不仅关系到日本的未来,也关系到整个东亚地区的和平与稳定,希望更多的日本人能够看清真相,做出正确的选择。

来源:沧海冒险家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