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新能源市场快速演进的当下,10万元级纯电轿车成为竞争最为激烈的区间之一。对于消费者而言,这个价位往往意味着第一台家庭用车或日常通勤的选择。用户普遍希望它价格合理、续航充足、空间舒适,同时具备一定的智能化体验。在众多车型中,零跑B01与小鹏MONA M03无疑
在新能源市场快速演进的当下,10万元级纯电轿车成为竞争最为激烈的区间之一。对于消费者而言,这个价位往往意味着第一台家庭用车或日常通勤的选择。用户普遍希望它价格合理、续航充足、空间舒适,同时具备一定的智能化体验。在众多车型中,零跑B01与小鹏MONA M03无疑是近期关注度颇高的代表。两者定位接近、价格相仿,却在产品思路上呈现出截然不同的方向:一个务实克制、注重机械素质与空间舒适;另一个前卫大胆,突出智能交互与科技感。本文将以价格、外观、内饰与空间为切入点,对两车进行深入对比,探讨在理性与情感之间,消费者应如何权衡。
B01的外观延续了零跑品牌近年来的设计语言,但整体更显成熟与内敛。前脸采用封闭式格栅与贯穿式日行灯带相结合的布局,线条流畅,没有过多雕琢,整体感强。分体式大灯安置在两侧,造型干净利落,配合雾面烤漆材质的前包围,视觉上呈现出“宽体轿车”的稳重感。
车身侧面比例优雅,腰线从A柱延伸至尾灯处一气呵成,勾勒出自然的力量感。相比部分竞品过度堆叠的装饰元素,B01的造型显得克制而耐看。车尾部分同样讲求简洁与比例感。贯穿式尾灯与前脸灯带呼应,内部光源采用三段式设计,夜间辨识度高。微微上翘的“小鸭尾”造型带来轻微的运动感,而非夸张的装饰。整体设计平衡了家用与个性诉求,耐看而不突兀。
小鹏MONA M03延续小鹏一贯的未来主义风格。前脸采用“T字形”灯组结构,中间灯带贯穿车头,两侧灯腔深邃,颇具科技感。下方封闭格栅与两侧空气导流槽形成“展翼”造型,视觉冲击明显。相比B01的平衡与克制,小鹏MONA M03更倾向强调个性与科技。
车身侧面线条硬朗,整体姿态低矮,锋利的腰线从前翼子板贯穿至尾灯,车身折面分明,光影变化丰富,尾部设计极具辨识度。贯穿尾灯配合立体灯罩层次感强,中间的黑色饰板视觉上连接两侧尾灯,拉宽车尾。下包围造型复杂,突出的扩散器设计让尾部更具攻击性。
进入B01车内,首先感受到的是用料与装配工艺的用心。中控台大面积采用软质包覆,触感细腻。浅灰与米色的配色方案营造出明亮、温和的座舱氛围。14.6英寸2.5K高清中控屏嵌入中控台中央,配合8.8英寸全液晶仪表,形成清晰的信息区分。空调出风口横向贯穿,视觉上拉伸宽度。
在智能体验层面,B01搭载高通8295芯片,这是目前车规级座舱芯片配置,算力远超同级常见的8155。车机系统Leapmotor OS 4.0 Plus界面简洁,操作流畅,滑动与响应几乎无延迟。语音系统采用双AI模型,可实现连续对话、语义识别与多指令控制。无论是导航、空调调节还是播放音乐,语音识别准确率都非常高。系统支持CarPlay、远程控制与全场景OTA更新,保证后期持续进化。
小鹏MONA M03的座舱设计贯彻极简主义理念。中控台几乎完全取消物理按键,所有功能集中在一块大尺寸中控屏上,连仪表盘也被取消,取而代之的是抬头显示系统与中控信息投射。整体视觉干净,但对于习惯传统布局的用户,初次上手可能需要适应。中控屏运行小鹏自研Xmart OS系统,基于高通8155芯片,界面流畅,功能整合度高。车机语音助手“小P”是小鹏MONA M03的核心卖点之一,能够识别连续语句、模糊指令与情绪语调,甚至支持多人语音交互。例如当驾驶员说“我有点困”,系统会自动调节车内灯光与音乐氛围。这种智能互动带来更具“温度”的体验。
B01前排乘员头部空间约一拳,后排腿部空间接近两拳,地台几乎纯平,中间乘客乘坐舒适度较高。前排座椅支撑性良好,采用皮质包覆,填充适中偏硬。长途乘坐时腰部和大腿支撑充分。高配车型支持电动调节、加热与通风功能,全景天幕配电动遮阳帘,进一步提升舒适度。后排座椅靠背角度自然,坐垫长度充足,乘坐姿势放松。对于家庭出行而言,B01的空间利用率与舒适表现十分均衡。
小鹏MONA M03前排空间宽裕,头部余量充足。后排腿部空间表现出色,纵向空间优势明显。但由于车身高度较低,后排坐垫略短,靠背角度偏直,长时间乘坐易感疲劳。
小鹏MONA M03在硬件上更克制,集中精力于智能交互和车机体验。其语音助手“小P”支持全域免唤醒与连续对话,识别率高且逻辑自然,可实现全车多区域语音控制。在辅助驾驶方面,小鹏MONA M03同样具备L2级系统,但核心功能依托摄像头与毫米波雷达完成,缺少激光雷达扩展性。城市NOA功能需更高配版本才可激活,且部分功能属于订阅制。
在被动安全层面,B01采用高强度钢与铝合金混合车身结构,高强度钢比例达73%,关键受力部位如A/B柱与门槛均采用热成型钢材。车身扭转刚度达到同级不错,能有效吸收碰撞能量。电池采用CTC一体化结构,电芯下沉布局让整车重心更低,同时在碰撞时能减少电池受力风险。
小鹏MONA M03同样具备较高的安全标准,车身采用高强度笼式结构,前后防撞梁为铝合金材质,整体抗压性能良好。电池来自宁德时代,配备多层防护设计,并具备主动断电与热管理系统。在主动安全方面,小鹏MONA M03在识别行人、自行车与车辆目标时表现出色。得益于小鹏在算法优化上的积累,其AEB介入时机更柔和,不易造成二次惊吓。
动力方面,零跑B01 2025款 430舒享版,电机最大功率100kW,电机最大扭矩175N·m,纯电续航430km。后驱布局让B01在动态驾驶中更具操控平衡性,起步时重心后移减少前轮打滑,同时弯道中车尾的循迹性更好。动力输出调校偏线性,没有传统电动车那种“窜感”,加速过程稳健且可控。即便在城市低速行驶时,动力响应也平顺,不会产生明显顿挫。
上手B01,第一印象是驾驶视野良好。方向盘尺寸适中,转向轻盈但不虚。得益于后驱布局,转向时车尾循迹自然,车辆动态响应积极。悬架在面对坑洼路面时能迅速吸收冲击,传递到车内的震动非常有限。在高速行驶时,B01的稳定性尤为突出。整车姿态稳重,侧风影响轻微。底盘对路感的回馈恰到好处,既保留了驾驶信息,又不会让乘客感到颠簸。
小鹏MONA M03 2025款 515 长续航 Plus版,电机最大功率140kW,电机最大扭矩225N·m,纯电续航515km。小鹏MONA M03的驾驶体验更偏向“轻快”。转向力度较轻,油门响应柔和,适合城市拥堵路况下频繁起停。车辆在低速阶段行驶平顺,悬架设定偏软,对细碎颠簸处理得较好。不过,在高速弯道或急变道时,小鹏MONA M03的车身侧倾略明显,扭力梁后悬的结构限制了底盘极限。
B01采用前麦弗逊+后五连杆独立悬架,这是同价位少有的配置。五连杆结构的优势在于能有效分担侧向力,使车辆在弯道和起伏路面中保持更高稳定性。底盘由中欧联合团队调校,整体质感接近20万元级车型。滤震干脆、支撑性强,既能保留足够的路感,又不会让乘坐者感到颠簸。
小鹏MONA M03为了控制成本,采用了前麦弗逊+后扭力梁结构。虽然这种结构简单、维护成本低,面对连续颠簸时,后排震动较明显,车身横摆也略大。不过其悬架调校偏软,对日常城市驾驶仍能提供不错的舒适性。
零跑B01与小鹏MONA M03代表了10万元纯电轿车市场的两种截然不同的造车哲学。B01更像是一台“厚积薄发”的车型。而小鹏MONA M03代表着小鹏的另一种思路——“软件定义汽车”。它的智能语音交互、OTA更新频率、车机生态完整度,都是同级标杆。对于习惯使用智能手机、追求交互体验的年轻群体,小鹏MONA M03更能带来“科技新鲜感”。
来源:汽车Z博士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