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可能有一部分因为影石的原因导致大疆大幅降价。”10月13日凌晨,影石创新CEO刘靖康的一条微博将两大影像巨头的竞争推向台前。在大疆因多款产品降价引发原价购机用户不满之际,竞争对手影石创始人主动“揽责”并发放代金券的操作,被外界解读为一场精准的营销战,却也因“
“可能有一部分因为影石的原因导致大疆大幅降价。”10月13日凌晨,影石创新CEO刘靖康的一条微博将两大影像巨头的竞争推向台前。在大疆因多款产品降价引发原价购机用户不满之际,竞争对手影石创始人主动“揽责”并发放代金券的操作,被外界解读为一场精准的营销战,却也因“越界”姿态陷入争议漩涡。
这场风波的起点是大疆突如其来的降价潮。10月9日起,大疆官方商城及主流电商平台对多款主力产品启动价格调整,其中Osmo Pocket 3全能套装降幅达900元,部分无人机机型降价接近1500元。降价虽点燃消费热情,使部分机型掀起抢购潮,却也触怒了10月2日至8日期间原价购机的用户,大量消费者在社交平台发起维权,要求补偿差价。对此大疆回应称,此次调价为“双十一常规促销”,并表示正通过多渠道与用户沟通以优化体验。
就在大疆深陷舆论漩涡时,刘靖康的“致歉”帖成为新焦点。他在微博中直言影石可能是大疆降价的原因之一,为表歉意,向近期购买大疆产品的用户提供100元影石无门槛代金券,还同步发起抽奖送相机全家桶的活动。截至发稿,该微博已收获超8000次转发,评论区既有领取代金券的用户,也不乏对其“营销过度”的质疑。有网友直言:“竞争对手替大疆道歉,这波操作太刻意”,也有观点认为此举“精准收割了对大疆不满的用户”。
这场看似突兀的“致歉”,实则是两大巨头业务交锋的必然结果。长期以来,大疆在无人机领域占据绝对优势,但影石近年在全景相机市场持续发力,全球份额从2023年的28.4%提升至2024年的35.6%,而大疆同期在该领域的份额则从19.1%降至13.2%。今年竞争进一步升级:7月影石官宣进军无人机市场,推出全景无人机“影翎Antigravity A1”;几乎同步,大疆发布首款全景相机Osmo 360,完成对影石核心腹地的渗透。这种“互相攻入对方腹地”的格局,让价格战成为必然选择。
从行业逻辑看,大疆降价本是多重因素叠加的结果。一方面,Osmo Pocket 3等产品已发布近两年,进入生命周期中后期,降价清库存可为新品铺路,市场传言Pocket 4或于2026年初亮相;另一方面,消费级无人机市场增速放缓,且OPPO、vivo等手机巨头计划2026年切入手持影像赛道,大疆此举既是以价换量巩固用户生态,也是为后来者设置准入门槛。影石CEO的“揽责”,更像是对这一竞争背景的刻意放大。
值得注意的是,这并非刘靖康首次因争议营销引发关注。今年8月,他因在公司团建中“撒钱”激励员工的视频流出,最终以公司公告致歉收场,坦言相关行为“不符合上市公司公众形象”。此次“致歉式营销”虽赚足流量,但也引发“是否违背商业伦理”的讨论——有业内人士指出,借竞争对手的用户不满进行引流,可能短期内提升关注度,但长期或损耗品牌信任。
截至目前,大疆未对影石的表态作出回应,仍在推进降价促销与用户沟通工作。而影石的代金券兑换已进入实质阶段,这场由降价引发的商战戏码仍在持续。对于消费者而言,巨头博弈带来了更实惠的价格选择;但对行业而言,如何在激烈竞争中保持底线,避免陷入“低级营销内卷”,或许才是更值得思考的命题。两大影像巨头的交锋远未结束,而这场“致歉”风波,不过是其漫长商战中的又一个注脚。
来源:阿峰故事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