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纪中杜星霖起诉网友立案!被告都收到了法院通知?

B站影视 电影资讯 2025-10-14 21:53 1

摘要:就在同一周,他们此前被法院判决需道歉的案件,刚执行完毕。赔偿款从账户划扣,道歉声明还登上了国家级报纸。一边在法庭上要求网友闭嘴,一边自己还没结清上一笔因“嘴欠”引发的赔偿账。两件事撞在同一时间段,格外引人关注。

张纪中与杜星霖起诉网友的案子,法院已正式立案。不是口头放话,而是系统里有白纸黑字的记录,被告都收到了法院通知。

就在同一周,他们此前被法院判决需道歉的案件,刚执行完毕。赔偿款从账户划扣,道歉声明还登上了国家级报纸。一边在法庭上要求网友闭嘴,一边自己还没结清上一笔因“嘴欠”引发的赔偿账。两件事撞在同一时间段,格外引人关注

抖音近期悄悄上线了新功能——一键屏蔽“夫妻家事”类内容。功能没点名针对谁,但网友都清楚,张纪中杜星霖夫妇的相关内容,大概率是首个被重点标记的对象。他们发日常,网友当热闹看;发夫妻间的争执,网友当段子玩;晒孩子,网友猜是不是提前编好的剧本。平台推出屏蔽功能,潜台词很明确:把家里事当直播剧演的内容,别再推给用户了。

直播间数据更能说明问题。起诉网友的消息传开后,直播间流量确实涨了,但下单购买商品的人明显减少。弹幕里“屏蔽”“道歉”“剧本”的评论,刷得比商品链接还频繁。观众不是不愿意看他们的内容,是不想为这种争议不断的账号消费。把生活完全摊在公众面前,只希望收获流量和好评,却不想面对负面评价,世上没有这种只赚不亏的好事

公众人物并非没有隐私。可当你把卧室当成展示舞台,把婚姻经营得像综艺节目标本,把孩子当成吸引流量的工具,网友说几句看法,就不是侵犯隐私,而是正常的舆论反馈。法院判其道歉、平台上线屏蔽功能、消费者用不买单投票。这三件事同时发生,绝非巧合。是他们长期消费私人生活、引发舆论反感后的必然结果

选择把私人生活当流量密码,就该接受路人拿着手机拍摄、评论的现实。不能只想要流量带来的红利,却拒绝承担流量背后的舆论监督。杜星霖此前回应家庭遭网暴时,称自己低估了“恶”的底线,怪自己过去太宽容。这番话没得到网友认同。

多数网友认为,他们不该频繁在公众平台亮相显摆。婚姻和生活本是私人领域,没人会主动干预。但在公共平台传播内容,需要传递正能量,他们反复晒家事、引争议的行为,显然不符合这一期待。两人年龄差距本就容易引发讨论,却还频繁在镜头前强调婚姻幸福,遭遇质疑后又指责网友恶意。这种逻辑让不少人难以理解

网络本就是把双刃剑。你有权利在平台晒生活、赚流量,网友就有权利基于内容发表评论。翻看过往争议,最初网友多是调侃,并没有过激言论,反而有不少声音指出,是他们先在互动中对网友恶语相向。公众平台的包容,给了每个人表达的机会。但这种包容不意味着可以无底线消费私人生活,更不意味着能只享受流量红利、拒绝接受任何批评。

张纪中夫妇的经历,本质上是流量时代的一个缩影。有人靠晒私人生活走红,有人靠制造争议吸粉,但所有流量都该有边界。这个边界,是不把隐私当商品,是不把争议当噱头,更是尊重公众的判断力。

法院立案起诉网友,能堵住部分人的嘴。可平台的屏蔽功能、消费者的不买单,已经说明了市场和舆论的态度。他们后续还会继续晒家事赚流量吗?如果继续,又该如何平衡流量与争议的关系?这些问题,恐怕只有他们自己能给出答案。

来源:空气猫的老婆婆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