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先说结尾。最后一盘,十八岁的松岛发球速度和落点,让梁靖崑前三板一直丢分。第二局,梁靖崑一度六比十落后。按常理,这局没了。没有暂停,没有喊停,比分慢慢咬回来,十一比十反超,又被扳平,最后十三比十一硬扛住。
世界第一输了给第十六。有人不看球,盯着球台说不公平。我的话很简单,输赢不在桌子,在手上,更在心上。
四个小时,五盘全是决胜局,比分从零比二到三比二。有人说这是提前的决赛,有人说这是这几年最硬的一场对打。日本离击败中国最近的一次,还是没越过去。
先说结尾。最后一盘,十八岁的松岛发球速度和落点,让梁靖崑前三板一直丢分。第二局,梁靖崑一度六比十落后。按常理,这局没了。没有暂停,没有喊停,比分慢慢咬回来,十一比十反超,又被扳平,最后十三比十一硬扛住。
第三局梁靖崑也失误,但第四局一口气打到四比十一,第五局三比十一收尾。不是突然开挂,是找到了对手的命门,是稳住了自己的手。
回到开头。王楚钦输给松岛。不是输在旋转,不是输在器材,是输在关键分的处理。第二局松岛十一比四,第三局在十平时连拿两分。第五局王楚钦失误更多,松岛正手突击下得很果断。
王楚钦打完扇自己。不是作秀,是懊恼。世界第一,积分上万,和一个单赛季积分只有一千多的年轻人对上,六连胜的旧账在脑子里转。你看得见他心里的火,也看得见他想把手感拉回来。
最刺激的那一幕在第四盘最后一局。张本智和两次擦网得分,三比六落后。王楚钦笑了一下,抖了肩膀,低声说了一句再来。后面拿七分,只让对手拿两分,十一比八带走。不是天赋,是那一声再来把手收紧了。
你说这是不是要靠运气。不是。是把每一板都打回自己的节奏。小石头也是这样。林诗栋两局打出十一比十一比五的优势,关键分却连输十四比十十二比十。赛点盘,他从一开始就拉开比分,带着那口气,最后六比十一把活种下。
日本媒体很失望。说自一九九七年之后这次最近,说自一九七二年夺冠以后再也没登顶。看台上多是印度球迷给日本加油。中国队赢了,他们静了。不是没有人替他们不甘心,是没法讲出更有力的理由。
这时候评论区冒出一个新点子。说球台问题,说红双喜和双鱼让中国队无敌,说要用日本或欧洲设备才公平。看着像替队员出头,听起来像把责任丢给器材。
这话经不起推。主办方定设备,双方都是客场。训练时间一样,适应期一样。今年的世锦赛也上了红色球桌,男单冠军还是王楚钦。比赛里,张本和松岛擦边擦网不少,也没人说球桌偏向他们。
真正让人皱眉的,是换衣服的频率。王楚钦第二局打到十一比一后准备继续,一回头,张本不在。前面刚换过一次,这次又换。是习惯,还是想把对手的手感晃一晃。直播间有人说这不体面,球迷也在问,这样的节奏打乱,是不是赢不起。
我不想把一场硬仗缩成道德评判。这场五盘,谁都没便宜。梁靖崑和张本打到最后一分输两分。王楚钦和松岛打到决胜局也没拿到。林诗栋前面领先,关键分掉了又捞回来。王楚钦和张本的第五局,拉锯到十五比十三。每一盘都咬,哪来的轻松。
最粗的真相只有一句。关键分才是乒乓球的真相。
有人说日本这次进步了。对,他们真进步了。松岛敢打,敢抢,敢在十平连下两分。张本能把梁靖崑拖到能和王楚钦来回耗。进步是真的,差距也是真的。差在最后两板的选择,差在六比十能不能把气拉回,差在有没有人替你按下暂停。
王皓的调度也让人心里稳。大胖输张本在计划里,伤病在身,年龄在那儿。还能跟到五局,输在两分之内,证明状态不掉底。把收尾交给他,不是赌,是认定他在关键点上不乱。事实也摆着,他扛住了。
我想起观众席的画面。中国队庆祝,日本队沉默。有人拥抱,有人拍头,有人把掌心按在胸口。镜头给了笑,也给了汗。场地一样,灯光一样,地胶一样。区别在每个人对自己那一刻的掌控。
我不接受把输赢推给桌子的说法。器材是客观条件,心理是决定因素。球桌不会在十平时提醒你该发长还是发短,球台不会在六比十时给你多一条暂停。手和心,决定你那一下是出手还是犹豫。
这场团体赛被称巅峰,不是因为比分漂亮,是因为每个人都把自己逼到了顶。日本离赢很近,中国没有崩。你说这是不是运气。不是。是把训练里的每一个选择,在比赛里按下确定。
把注意力放回球员。把争论放在关键分。把吵闹放下。看他们的手,看他们的眼,看他们在十平时做了什么。然后你会明白,器材不会替你赢,情绪才会替你输。
来源:是海真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