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江苏高校近些年格局变化很是令人注目,它既反映出了高等教育总体发展的走向,又体现出各个学校在学科构建,科研水平和培育人才方面的竞争态势和分化情形。这样一种变化对高校在全国范围内的排名有影响的同时也为考生选择适合的学校提供了一个新的角度。
江苏高校近些年格局变化很是令人注目,它既反映出了高等教育总体发展的走向,又体现出各个学校在学科构建,科研水平和培育人才方面的竞争态势和分化情形。这样一种变化对高校在全国范围内的排名有影响的同时也为考生选择适合的学校提供了一个新的角度。
南京大学属于江苏高校中的领跑者,各项指标都是名列前茅的,它是一个985工程院校,学术底蕴很深厚,学科门类齐全,并包含文、理、工、农以及医学等等。南大的特色之一就是基础学科的研究实力,很多的成果都发表在了顶级的学术期刊上,研究实力非常强大。它对人工智能以及计算机类专业有着很大的吸引力,在河北省物理类高考中,录取分数线达到671分,可见在全国都十分有影响力。
东南大学在江苏的高校当中一直处于较强的竞争力,并且其专业上的优势,在工科上面体现得非常明显。东大的电子信息、 计算机等相关专业属于标杆,在科研成果方面表现良好,尤其是5G通信、人工智能和大数据等前沿领域。例如,在生物医学工程领域内体现出了优秀的人才培育方式,它招生考试的分数是646分。东大学科设置紧密贴合国家发展方向需要,向社会各界源源不断的输送着创新型的专业人才。
相比之下,近几年南京航空航天大学上升势头很猛,在江苏省高校中排名第三。南航的航空宇航类专业有深厚的积淀、强大的实力,是国防特色学科中的佼佼者。学校有3个“双一流”学科,比如直升机动力学方面的科研成果就进入了全球工程学ESI前0.25‰。南航独有的学科优势既助力了国家航空航天事业,又给予了学子们走入国家重点领域的机会。
南京理工大学则以传统工科学科为底子,兵器类、机械类方向有着很强的竞争力。作为兵工七子之一,南京理工大学具有深厚的基础,但又没有忘记随着时代发展脚步前进。在学校人工智能、大数据等领域不断加大投入之下,传统和新兴两个领域协同发展,从而使得学校的人才培养方向以及科研方向更为多元。
近几年来苏州大学发展的情况让人感到遗憾,它在江苏省的排名下滑到第10位,在地域上面临着竞争对手的压力,另外学科也做了相应的调整,因此其优势学科的部分方面吸引力下降了。例如医学、 计算机这些学科要转型,新的学科还没产生成果,由于南京的高校太多,苏州大学在招生上和科研资源被分散,导致竞争力下降。
江苏高校区域竞争总体差异显著。南京是高教资源的强集聚地,近60%的顶尖高校在此。高校之间集中分布,相互之间共享科研资源,也在很多学科领域上展开合作,包括人工智能以及生物医药等方向,在这样的基础上使南京的高校集群更加强大。除南京外,省内其他非省会城市的高校也都在摸索差异化的道路。中国矿业大学在徐州依靠着在国内矿业领域所取得的显著优势确立了自己独特的学科定位,在矿业工程方面达到了国家级领先水平。而江南大学是因食品科学出名的,该学院在国内也唯一设有重点实验室,实践与研究齐头并进。而南京医科大学的医学类,借助着27家附属医院给学生带来丰富的实习实践,在临床医学科研影响上,该校也进入了世界前1‰。
考生选择高校时,要重视学科实力,而不是只看院校排名。像南京农业大学整体排名靠后,但是农学方面的实力是不容小觑的,在植物保护等方面的实力为我国培养了不少优秀的人才。同理,南京师范大学的师范类专业也十分优秀,在物理学与教育技术学上培养了大量的基础教育人才,对社会需求做出了回应。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的航空航天类专业、南京医科大学的医学专业等不同的特色学科代表了各自不一样的职业发展途径。尤其是南医大的“5+3一体化”医学培养模式,让学生的教育过程中的成长更加全面,为步入社会做好了充足的准备。对于喜欢文科学习的学生来说,苏州大学的中国语言文学、新闻传播学等学科能跟上社会文化与科技发展,具有继承发扬两方面的好处。
综上,江苏高校地位此消彼长和竞争格局变化是江苏高校学科特点、区域资源分布以及国家战略需求协调发展的一种表现。学生选择学校的时候要既考虑院校的整体实力又看中学科的优势和个人的职业规划,这才符合未来发展的需求。即便是名次没有排进前几的区域特色大学也能给学生提供严格的学术训练以及宽广的职业前景。选好学校,选对专业,依据自身的喜好和规划,这是每个学子最大限度发挥自身能力的最好方法。
来源:职场t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