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我和王波第一次接触是1999年1月,内蒙古自治区召开九届人大二次会议,我作为赤峰市代表团的随团记者前往呼和浩特。王波作为人大代表参加了会议,我的任务是报道会议期间的赤峰市人大代表情况,发给我所在的赤峰日报刊出。写出来稿件要找领导签字,通过传真发给赤峰日报,在报
我和王波第一次接触是1999年1月,内蒙古自治区召开九届人大二次会议,我作为赤峰市代表团的随团记者前往呼和浩特。王波作为人大代表参加了会议,我的任务是报道会议期间的赤峰市人大代表情况,发给我所在的赤峰日报刊出。写出来稿件要找领导签字,通过传真发给赤峰日报,在报纸上发表。我写出第一篇稿件后,到王波的房间找他签字,我有点紧张,听说他是刚刚退休的副市长王文早的儿子,属于官宦家庭,是不是架子挺大?我敲了门,听到有人叫我进去,我进了屋。
他正坐在办公桌前看一份文件,转过脸来看着我。我非常惊奇,他太英俊了,一米七十多的个子,体形匀称,圆盘脸,大眼睛,表情和善,给我的感觉平易近人。听了我的要求,他指着床边让我坐。我觉得人家是领导,我是记者,属于普通老百姓,不敢坐。他微笑地说,你不要站着,不用客气,坐下。他的平和态度让我放松,我半拉屁股卡在床边上。
他看完了稿件,说这种报道你给市人大的办公室主任审阅,他签字你就可以发给你们报社发表。把稿件递给我。
我拿着稿件朝外走,心情愉快。因为这个领导并不像我想像的那样架子大。
那以后我时常参加市里的会议,写出来的报道需要市领导签字,我就到他办公室找他,他每次都热情地让我坐,细心看稿件,然后签字,把稿件给我。
第二次和王波直接抵触是1999年8月份,有一天,报社的社长陈福廷到我办公室,说咱们报社楼下租房卖巴林石的于占武要去北京向澳门特区行政区筹委会诸委员赠送纪念印章,市领导也去,你去跟着报道这次活动。
这次活动的许多细节我就不说了,有一个细节让我永远不忘。在活动开始前,我和摄影记者随同王波进入会议室,会议室里一个人也没有。王波坐在了面对主席台的桌后椅子上。他是领导,我和摄影记者是普通老百姓,不好意思、也不敢坐在他身旁,就坐在靠一侧的桌后椅子上。我和摄影记者聊天,摄影记者说第二天早晨要去天安门广场拍摄升国旗照片,我问他为啥要拍升国旗照片,他说搞摄影的和我们文字记者不一样,到哪儿得留资料,我说我也跟着去看升国旗。我们商量几点起床,打车去还是走着去。还没商量完,王波走了过来,坐在我们两个人身边,说,我一个人坐在那边很孤单,挺难受,你们两个唠得挺热乎,也和你们坐在一起。
我一下子不好意思了,人家是领导,怎么把人家扔在一边了,我们两个唠起了嗑儿,这不是不懂事吗,应该坐在领导身边,即便不跟领导说话,也不能让人家孤独地晒在那里呀。过后我想,如果另两个人坐在一起说话,我坐在一边,就不会有被晒的体会。怪不得人家能当领导,我当不了领导,是心态有很大的区分。
我在报社当记者,接触社会面广,听说王波很贪,我向来不信,因为我接触过他,他是个面善且平易近人的人,怎么会贪污呢?
事实上,我错了,他贪污,且是那么大的数额,我第一眼看到他收受单位和个人所送财物共计折合人民币4.49亿余元,脑袋晕眩,贪污这么多干啥用呀?
附报道:
迎接澳门回归祖国
市政府等单位举办赠送纪念印章暨签名活动
本报讯 为庆祝澳门回归,8月28日赤峰市人民政府、内蒙古青年联合会、赤峰巴林石珍品馆在北京举办了向澳门特区行政区筹委会诸委员赠送纪念印章暨签名活动。
赤峰市政府秘书长王波、共青团中央统战部副部长吕虹、中华全国青年联合会港澳台部副部长马守洪、内蒙古自治区青年联合会副秘书长萨仁高娃、巴林石收藏家占武、巴印社副社长崔连魁等参加了活动。
纪念印章均选用赤峰市特产名贵巴林五彩石作为印材,石料润泽细腻、斑斓剔透、光彩艳丽;印章由名家设计,用小篆将澳门特别行政区筹委会诸位委员姓名刻于印底,并刻有“中国澳门特别行政区筹委会×××委员惠存字样。除了作印章外,本身就具有较高收藏价值。
澳门特别行政区行政长官、澳门特别行政区筹委会副主任委员何厚铧接受纪念印章时,高度评价了赠送者的爱国热情,感谢赠送者以实际行动迎接澳门回归祖国怀抱。全国政协副主席、澳门特别行政区筹委会副主任委员马万祺接受纪念印章后题了词:“真诚所至,金石为开”
这次活动征得的签名将由著名艺术家镌刻于“澳门回归祖国纪念玺”上,赠送给澳门特别行政区作为永久纪念。本报记者 吕斌
8月28日内蒙古青联负责同志和巴林石收藏家于占武在北京贵宾楼饭店向澳门首任行政长官何厚铧介绍赠送纪念玺的具体情况。萨其拉图摄
来源:小蔚观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