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初三女孩家门口被男同学杀害案开庭,行凶者回家称自己救人受伤,女孩妈妈:曾3年无偿接送凶手上下学

B站影视 电影资讯 2025-10-16 10:07 1

摘要:校园本应是孕育成长的净土,邻里间的互助本是温暖人心的纽带。然而 2025 年 4 月发生在广东深圳龙华区的一起案件,却让这两份美好彻底破碎。一名初三女生在自家楼栋门口,被同住小区的同班男生持刀杀害,而女生家庭曾无偿接送凶手上下学长达三年。10 月 15 日,深

校园本应是孕育成长的净土,邻里间的互助本是温暖人心的纽带。然而 2025 年 4 月发生在广东深圳龙华区的一起案件,却让这两份美好彻底破碎。一名初三女生在自家楼栋门口,被同住小区的同班男生持刀杀害,而女生家庭曾无偿接送凶手上下学长达三年。10 月 15 日,深圳市中级人民法院开庭审理此案,庭审现场的每一个细节,都牵动着公众的心。

庭审现场:母亲的哽咽诉求,藏着破碎的家庭

2025 年 10 月 15 日上午,深圳市中级人民法院的法庭内气氛凝重。金属栏杆将旁听席与庭审区域隔开,被害人潘某某的母亲曾女士坐在旁听席前排,身形消瘦,眼眶始终泛红。当法官询问其诉求时,她几乎无法完整说出一句话,声音哽咽得像是被砂纸磨过:“我只要女儿回来,女儿回来我可以什么都不要。”

这句话透过庭审直播的麦克风传遍网络,让无数网友为之揪心。曾女士的丈夫坐在她身旁,全程低着头,双手紧紧攥成拳头,指节因用力而泛白。自女儿出事至今的半年里,这对夫妻几乎没怎么说过话,家中原本充满的欢声笑语,早已被死寂取代。

法庭上展示的证据链条清晰勾勒出案件轮廓,但对曾女士而言,所有文字与影像都抵不过女儿生前的笑脸。她的目光落在法庭角落的空位上,那是她曾无数次想象女儿未来坐在的地方 —— 这个目标直指清华的女孩,本该在几个月后走进中考考场,在暑假踏上向往的新疆之旅。

三年接送:善意的开端,沉默的同行

这起悲剧的开端,源于三年前一次邻里间的求助。曾女士与家人居住在龙华区某大型小区,女儿潘某某自小学起就与同小区的陈某某结为好友,两家家长约定轮流接送两个孩子上下学,这份默契持续了多年。

2022 年秋季,三个孩子一同升入初中,同班同学钟某的母亲找到了曾女士与陈某某家长。她坦言自己丈夫长期在外地工作,自己因工作繁忙实在无法按时接送儿子钟某和其姐姐,恳请两家在接送自家孩子时顺带搭载姐弟俩。看着对方恳切的神情,曾女士没有犹豫便答应了,陈某某家长也随即点头同意。

谁也没有想到,这份出于善意的帮助,一坚持就是三年。每个上学日的清晨,曾女士或丈夫会准时驾车到小区指定地点,钟某和姐姐早已在那里等候。车门打开后,钟某总会轻声说一句 “叔叔阿姨好”,随后径直坐进副驾驶位,全程保持沉默,偶尔转头看向窗外,很少参与后排潘某某与陈某某的闲聊。

傍晚放学时,车辆会先送钟某姐弟回家,再送潘某某和陈某某。下车前,钟某会再次说声 “再见”,然后快步走进自家楼栋。曾女士后来回忆,这三年里,钟某从未主动提及任何需求,也从未表达过额外感谢,三个孩子在学校里也几乎没有交流,“更不存在我女儿得罪他的情况,谁也没想到他会突然做出这种事”。

案发当日:校门口的分离,楼栋前的致命袭击

2025 年 4 月 8 日,周四下午,深圳的天空飘着零星小雨,空气里带着初夏的湿润。17 时 30 分,放学铃声响起,潘某某、陈某某与钟某一同走出校门,坐上了陈某某父亲驾驶的汽车。车内和往常一样安静,钟某依旧坐在副驾驶,后排的两个女孩小声讨论着周末的作业。

17 时 45 分,车辆抵达小区大门口。陈某某父亲按惯例叮嘱三人 “注意安全” 后,便驾车离开。钟某与两人简单道别,转身走向自己居住的 3 栋,潘某某则背着书包朝不远处的 5 栋走去 —— 那是她的家,距离小区门口不过百米距离。

监控画面显示,钟某走进 3 栋单元楼后,并未上楼,而是在楼道内停留了约两分钟,随后快步走出,右手藏在身后,径直朝着 5 栋方向走去。此时潘某某刚走到 5 栋门口的台阶下,正准备掏出门禁卡。钟某突然从斜后方快步上前,拦住了她的去路。

没人知道两人具体说了什么,只看到钟某突然从身后掏出一把黑色折叠刀,刀刃在昏暗的光线下闪着冷光。他握着刀指向潘某某,似乎在质问着什么,紧接着便持刀朝对方身上捅刺。潘某某下意识地躲闪,却还是被刺中数刀,身体直直地倒在台阶旁的水泥地上,鲜血迅速从伤口涌出,浸湿了她的校服裙摆。

钟某见状转身就往小区深处跑,没跑多远,就听到身后传来潘某某微弱的呼救声。他停下脚步,犹豫几秒后竟折返回来,再次朝着倒在地上的潘某某捅刺数刀。这一次,潘某某的呼救声彻底消失,只有鲜血还在不断蔓延。

邻居的证言:呼救声中的追赶与徒劳

住在 5 栋一楼的张阿姨,当时正在厨房准备晚饭,突然听到窗外传来一声凄厉的 “救命”。那声音尖锐又微弱,带着明显的痛苦与恐惧。她立刻放下手中的锅铲,快步走到窗边拉开窗帘,看到一个穿着校服的女孩倒在楼栋门口,身下已是一片血泊,不远处一个男孩的身影正朝着小区中心花园跑去。

“出事了!有人被捅了!” 张阿姨一边大喊着冲出家门,一边掏出手机拨打 120 和 110。她跑到女孩身边,蹲下身试图查看伤势,却发现对方浑身是血,头顶的伤口还在不断流血,根本看不清具体的受伤部位。女孩的眼睛微微睁着,嘴唇动了动,却发不出任何声音。

想到行凶的男孩可能要逃离小区,张阿姨来不及多想,起身朝着男孩跑走的方向追去。她沿着小区的主干道一路狂奔,穿过中心花园,跑到小区西门门口,可四处张望都没看到那个穿着校服的身影。此时陆续有邻居被动静吸引过来,大家七嘴八舌地询问情况,张阿姨喘着粗气说:“快找那个男孩,他捅伤人了,往这边跑了!”

就在邻居们分头寻找行凶者时,救护车的鸣笛声由远及近。医护人员抬着担架冲进小区,迅速对潘某某进行急救处理,可当心电监护仪连接上后,屏幕上始终显示着一条平直的线。“对不起,我们尽力了。” 医护人员的这句话,让赶过来的曾女士瞬间瘫倒在地。

凶手的伪装:见义勇为的谎言与家长的误传

钟某在二次捅刺后,并未逃离小区,而是快步跑回了 3 栋的家中。打开家门时,他的右手还在流血,校服袖口也沾着点点血迹。面对父母的询问,他面不改色地编造了谎言:“刚才在小区里看到一个小孩被欺负,我上去帮忙,不小心被歹徒划伤了手。”

钟某的母亲没有丝毫怀疑,连忙找来医药箱给儿子处理伤口,还心疼地念叨着 “怎么这么不小心”。随后,她拿起手机,在小区业主微信群里发了一条消息:“我家孩子刚才见义勇为救了个小孩,手被划伤了,现在在医院处理,大家出门都注意安全。”

这条消息发出后,群里有邻居纷纷点赞,称赞钟某 “勇敢”“有担当”。可没过多久,就有人在群里说 “5 栋门口有个女孩被捅死了”,还有人附了现场照片。群里的气氛瞬间变得诡异,刚刚称赞钟某的邻居们纷纷沉默,没人再敢接话 —— 大家隐约觉得,这两件事或许有着某种关联。

直到民警找上门,钟某的父母才知道儿子口中的 “见义勇为”,竟是一场残忍的杀戮。面对民警的讯问,钟某起初还试图狡辩,但在监控录像和现场证据面前,最终承认了自己杀害潘某某的事实。

案件的深查:有预谋的行凶,琐碎的动机

随着警方调查的深入,更多细节浮出水面,让这起案件更显令人发指 —— 钟某的袭击并非一时冲动,而是早有预谋。

警方在钟某的房间里搜到了他的网购记录,显示他在案发前一周,通过某电商平台购买了那把黑色折叠刀,收货地址正是小区的快递柜。同时,钟某的电脑浏览记录里,有多个关于 “14 岁杀人要负什么责任”“未成年人犯罪量刑标准” 的搜索词条,搜索时间集中在案发前三天。

更令人震惊的是,小区的监控录像显示,案发前两天的下午,钟某曾多次在潘某某回家的路线上徘徊,从小区门口到 5 栋楼栋门口,每一段路他都走得很慢,偶尔还会停下脚步观察周围环境,显然是在提前踩点,规划行凶路线与逃跑路径。

当被问及作案动机时,钟某的回答让办案民警颇为意外。他称自己并非与潘某某有深仇大恨,只是 “因生活里的琐碎小事对她积攒了不满”。这些所谓的 “琐事”,不过是课堂上潘某某回答问题比他快、考试成绩比他好,甚至是某次小组讨论时两人意见不合。这些在旁人看来微不足道的细节,却在他心中逐渐发酵成怨恨,最终演变成剥夺他人生命的恶行。

司法的进程:从逮捕到开庭,正义的等待

2025 年 4 月 22 日,经深圳市人民检察院批准,深圳市公安局龙华分局依法对钟某执行逮捕。民警将手铐戴在钟某手上时,这个 15 岁的男孩脸上没有任何表情,仿佛早已接受了这样的结局。

6 月 9 日,公安机关完成案件侦查,将该案移送至深圳市人民检察院审查起诉。检察机关经过详细审查,认为钟某的行为已构成故意杀人罪,且犯罪情节恶劣,社会危害性极大,依法向深圳市中级人民法院提起公诉。

10 月 15 日的庭审中,公诉机关出示了大量证据,包括监控录像、法医鉴定报告、钟某的网购记录与浏览记录、证人证言等,完整还原了案件的全过程。钟某坐在被告席上,全程低着头,偶尔抬头看向旁听席,却不敢与曾女士的目光对视。

曾女士在庭审中提交了女儿生前的奖状、日记和学习计划。日记里,潘某某详细记录了自己的学习目标,“初三冲刺期中考,目标年级前十”“2026 年考上清华,学喜欢的建筑专业”;计划本上,还贴着新疆旅行的攻略,那是她和父母约定好的中考奖励。

庭审结束时,法官宣布案件将择期宣判。走出法院大门,曾女士抬头望向天空,阳光刺眼却暖不透她的心。不远处的公交站台,几个穿着校服的学生正说说笑笑地候车,他们的身影,像极了曾经的潘某某。

你是否也曾在生活中给予过邻里帮助?对于青少年心理健康与法治教育,你有哪些想说的?欢迎在评论区留下你的观点。

来源:夏津资讯界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