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AA制”三个字,在恋爱里听起来像一碗凉白开,干净、公平、没负担。
“AA制”三个字,在恋爱里听起来像一碗凉白开,干净、公平、没负担。
可有人偏能把这碗水搅浑,再递给对方,说“你先喝”。
这对情侣的故事,说穿了就是:男方把每一笔账都偷偷加了“隐形服务费”。
一杯咖啡38,他报48;一顿烧烤268,他报328。差价像小水滴,日积月累汇成一条暗河,悄无声息地流进他自己的口袋。
女方起初没察觉,直到某天刷到同一家店的团购价,才惊觉自己一直在为“爱情溢价”买单。
男方解释得倒轻巧:想攒点钱给你买个大礼物。
礼物没见到,谎话倒攒了一堆。
这事儿要是搁在十年前,估计会被当成“小气鬼”的段子一笑了之。
可放在今天,它像一面镜子,照出AA制在亲密关系里最尴尬的一面:钱算得清,信任算不清。2023年有机构跑去问90后情侣,65%说“我们AA”,其中38%却承认“因为AA吵过架”。
吵啥?
七成以上的人回答:账不透明。
你看,数字不会撒谎,人会。
AA制本身没错,错的是有人把它当成遮羞布。
专家最近给“健康AA”划了三条线:第一,设一个共同账户,专门放“我们”的钱;第二,记账App实时同步,谁也别玩暗箱;第三,收入高的多扛一点,别死磕五五分。
新花样还有个“AB制”——工资多的出七成,少的出三成,七成的人试完说“舒服”。
说到底,数字可以冰冷,执行的人得有点体温。
可故事里的男方偏不。
他把AA制做成了“只对我有利”的算法,连买礼物都成了空头支票。
情感圈管这叫“软Gaslighting”:不骂你、不打你,只是悄悄改规则,让你怀疑是不是自己太计较。
女方一旦接受“反正他也不是乱花,只是攒惊喜”的设定,就等于把质疑权上交,以后每多花一笔,都得先自我审问:我是不是不够爱他?
这一来二去,亏的不只是钱,还有自我边界。
有人劝:赶紧分手,留着过年?
倒也不必急着下判决书。
更解气的剧本是:先把所有转账记录拉出来,一笔一笔对,差价统统计总账。
超过三千就能立案,警方立案回执甩过去,比任何“我爱你”都响亮。
当然,大多数人不想走到派出所,那就把话摊桌上:停止畸形AA,补差价,重新立规矩——要么轮流买单,要么AB制,再不行就各吃各的,谁也别占谁便宜。
婚恋平台的数据显示,改完规则后,情侣满意度能涨四成。
数字冷冰冰,却最诚实。
说到底,恋爱里最怕的不是谈钱,而是有人把钱谈成地雷,还哄你闭眼踩。
AA制本该是“我们并肩”的起点,不是“我背着你跑”的机关。
若真有人把公平当提款机,那也别怪另一方把信任当断舍离。
毕竟,爱情可以不分你我,账目必须明明白白。
来源:玲珑谈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