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渐冻人”蔡磊上周刚从ICU被推出来,脖子上多了个金属小方块,像科幻片里的呼吸阀。
“渐冻人”蔡磊上周刚从ICU被推出来,脖子上多了个金属小方块,像科幻片里的呼吸阀。
医生说得干脆:这玩意儿能替他省一半呼吸肌,但代价是肺差点被感染烧穿。37%的退化加速数字冷冰冰,他却还能在病床上用眼神敲代码,把新药的FDA文件改到第三版。
有人叹“何必”,也有人骂“炒作”,可病房外,他8岁的儿子刚把“喂饭机器人”的二等奖奖杯塞进爸爸手里,塑料壳子划了一道,像替父子俩刻下时间刻度。
把时钟往回拨,去年此时,蔡磊还能自己拿勺子。
现在勺子成了儿子参赛作品里的零件,齿轮咬合的声音像在说:爸爸,你别认输。
小家伙不懂37%有多重,只知道爸爸眨眼一次就是“是”,两次就是“否”,他数得比谁都准。
段睿的直播间升级成“破冰驿站2.0”,AI数字人凌晨两点还在带货,评论区刷得飞快:“别煽情,上链接!
”她一边回应“马上”,一边把刚收到的打赏直接划进实验账户,70%的直播收入就这样流进离心机、流进-80℃冰箱,流进一次次失败又重来的细胞实验。
有人算过账:家里每月往外扔45万,68%砸进听不见响的试验管,比房贷狠多了。
可数字不会骗人。8926份病历堆出的“渐愈互助”平台,成了全球民间最大渐冻症数据库;2175名患者接入“破冰者联盟”,200TB的眨眼、呼吸、肌跳数据,把TDP-43蛋白的异常沉积路径第一次描得这么细。
钟南山团队把这团乱麻理成一篇《Nature Medicine》,审稿人只回了句“shocking”。
京东追加的2亿和刘强东个人的5000万,让实验室的灯比小区路灯还晚灭;药监局把渐冻症药塞进优先审评,2025年可能一口气上市三款。
听起来像连环喜报,可蔡磊的助理私下说,老板看报告时只问了一句:“哪一款能赶上我?
”
最争议的是“他到底值不值得”。
网上吵翻了:锁在ICU里做实验,是不是拿自己当小白鼠?
崔丽英教授甩出审计报告:93.7%的资金效率,比不少上市公司还漂亮。
可数字堵不住键盘,就像呼吸机堵不住退化。
蔡磊自己倒看得开,他在病友群发语音——其实是眼控打字:“我不需要被记住,只需要被超越。
”一句话,把“英雄”俩字拆成台阶,谁愿意踩,谁就上。
现在,他每天有18个小时靠机器呼吸,剩下6小时用来想两件事:新药剂量能不能再提0.5毫克;儿子明天上学要不要带伞。
两件事都很小,却把他钉在“还活着”的坐标上。
国家把渐冻症年治疗上限提到80万,可没人告诉他,这80万能不能买到多一年、多一个月,还是多一天。
政策、资本、热搜轮番上场,真正决定生死的,可能是实验室里那支0.5毫升的候选药液,在零下八十度里等一个绿灯。
故事讲到这儿,没有反转。
蔡磊不是爽文男主,他只是把倒计时活成了进度条。
有人问他怕不怕,他眨了一次眼。
儿子在旁边拆机器人,齿轮咔哒一声,像替他说完下半句:怕,也得上。
来源:想遇见你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