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可真正让人停下滑动键的,不是她有多顺,而是她总把“顺”字拆给你看——拆完才发现,里头全是补丁。
“二胎”“公益”“独角兽”,三个词把孙睿淇推上热搜,评论区一水儿地喊“人生赢家”。
可真正让人停下滑动键的,不是她有多顺,而是她总把“顺”字拆给你看——拆完才发现,里头全是补丁。
2023 年,她挺着不算明显的孕肚去录《财智对话》,演播室灯光一打,腰线被西装裹得笔直,谁也看不出她前一晚还在医院陪老公做术前签字。
节目里她问独角兽创始人:“烧钱和造血到底哪个先?
”对方愣了两秒,说“先活下去”。
她点点头,没接话,镜头切走,导播在耳机里喊“睿淇姐眼神太狠了”。
没人知道,她脑子里转的是老公实验室那台 300 万的质谱仪,科研经费卡得死死的,跟“活下去”一个德行。
收视率出来,同时段第三,听起来风光,可财经圈明白:前面俩节目是央视和 BAT 自制的流量池,她能挤进去,相当于用胳膊肘把铜墙铁壁凿了个缝。
台里庆功宴没结束,她让司机拐去虹桥机场,连夜飞云南怒江——公益项目第一站,再拖就赶不上雨季前的运输窗口。
山路上她晕车,抱着塑料袋吐,旁边卫健委的小姑娘递水,她摆摆手:“别拍,拍了也不播。
”
很多人把她的选择当成“精英下凡”的模板:复旦附属三甲科研中心主任的丈夫、开明的公婆、稳稳上升的主持席位,随便一张牌都能躺赢。
可补丁就在这儿——她当年拒掉湖南卫视的 offer 时,卡里只剩 1700 块,房租押一付三还是跟同学借的。
上海财经频道当年没预算、没流量,领导说“你先自己写稿再配音”,她窝在 8 平米出租屋把《证券分析》中文版啃到卷边,边啃边写主持词,第二天嗓子哑得只剩气音,导演说“挺好,像真懂”。
这一句“像真懂”她记了十年,后来真懂了,也没人再说“像”。
2024 年,她拉着老公做“医疗+金融”公益,外人看来是资源叠加的完美生意,内部邮件里她写得很白:“就是让县医院的人知道,融资租赁不是骗子,设备能救命,还还得起。
”项目书递到上海市卫健委,专家问利率怎么算,她直接把当年考 CFA 的笔记甩过去,纸页泛黄,边角卷得跟当年那本《证券分析》一模一样。
对方愣住,盖了章。
现在她减了三分之一的通告,把周四下午空出来,带老大去上游泳课。
泳池边她回工作微信,语音压得很低,怕吵到旁边等二胎产检的孕妇。
有人问她“平衡”秘诀,她想了想,说:“哪有什么平衡,都是跷跷板,哪边急先踩哪边,另一边肯定悬空。
”说完把浴巾往肩上一搭,头发滴水,妆早花了,却笑得像刚签完一个大单。
故事讲到这儿,补丁全露了:没人能在铜墙铁壁里全身而退,只是有人把裂缝缝成了口袋,装得下下一个目标,也装得下自己的狼狈。
孙睿淇的“人生赢家”四个字,拆开看其实是“人生补丁家”——她不怕你看见线头,只怕你误以为线头没价值。
来源:花儿侃八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