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加价10万排队抢”的景象还历历在目,保时捷就交出了一份刺眼的成绩单:2024年前三季度在华销量仅3.2万辆,同比暴跌26%。这个曾经的“土豪标配”不仅跌出全球最大单一市场宝座,还陷入“降价甩卖仍卖不动”的窘境,而抢走它市场的,正是曾经被看不起的中国新势力。
“加价10万排队抢”的景象还历历在目,保时捷就交出了一份刺眼的成绩单:2024年前三季度在华销量仅3.2万辆,同比暴跌26%。这个曾经的“土豪标配”不仅跌出全球最大单一市场宝座,还陷入“降价甩卖仍卖不动”的窘境,而抢走它市场的,正是曾经被看不起的中国新势力。
保时捷的下滑早已不是偶然。自2021年创下9.57万辆的销量巅峰后,它就一路滑坡,2022年降2.5%,2023年降15%,2024年全年更是暴跌28%,销量仅剩5.69万辆,较巅峰期缩水40% 。更扎心的是,全球五大市场里,只有中国在下滑,堪称“凭一己之力拉垮全球销量”。
最致命的打击来自新能源转型的溃败。被寄予厚望的纯电Taycan全年销量暴跌49%,被网友骂成“智商税”;刚上市的电动Macan,因智能化不足遭群嘲,终端价从57.8万跳水到35.8万仍少人问津。反观中国新势力,问界M9上市12个月大定超20万辆,成交均价55万;蔚来全年交付20.54万辆,直接超过雷克萨斯,在30万以上高端纯电市场占比超40% 。
保时捷的“老毛病”也彻底劝退了消费者。车主吐槽车机卡顿堪比“老年机”,升级系统后甚至连无线CarPlay都用不了,得靠第三方维修解决;质量问题更是频发,2024年先后因减震器缺陷、前轴拖臂裂纹两次召回,涉及近5000辆车。更让人不满的是,它还悄悄砍掉“三年新年礼物”“凌驾风雪”试驾等福利,连高端客群看重的情绪价值都懒得提供了 。
降价自救反而加速了崩塌。为冲销量,保时捷掀起价格战:Taycan从89.8万降到58.8万,帕拉梅拉从99.8万跌到63万,折扣力度堪比“腰斩” 。可超豪华品牌的核心价值本是社交属性,降价让老车主觉得“掉价”,新买家又怀疑“品质缩水”,陷入两难。有网友调侃:“以前开保时捷是身份象征,现在像‘打折奢侈品’,不如加钱买问界有面儿。”
更讽刺的是保时捷曾经的“傲慢”。前管理层瞧不上抖音,觉得“太low”,错失新媒体引流风口,等反应过来时,理想、蔚来早已靠创始人直播圈粉无数。等到想补救时,市场早已被瓜分——2024年鸿蒙智行、理想年销量都超40万辆,直接逼平BBA,保时捷的市场空间被进一步挤压 。
如今保时捷终于慌了:宣布到2026年关闭30%销售网点,放弃价格战,还要学新势力做本土化营销 。但网友并不买账:“智能化差了代际,品牌调性又崩了,现在补救太晚了”;也有人理性分析:“保时捷的操控底蕴还在,要是能把车机做好,或许还有机会”。
这场对决早已说明,中国消费者对“豪华”的定义变了:不再只认车标,而是更看重智能体验、产品实力和服务。保时捷的滑坡,本质是传统豪华品牌在智电浪潮中的必然阵痛。
你觉得保时捷还能挽回中国市场吗?50万预算,你会选降价的保时捷还是高端国产新势力?欢迎在评论区聊聊。
来源:多巴胺发射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