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上周,北京西贝门店把3.9元小馒头和21元大馒头摆在一起卖,顾客拍视频一怼,全网炸锅。
“21块一个馒头?
抢钱啊!
”上周,北京西贝门店把3.9元小馒头和21元大馒头摆在一起卖,顾客拍视频一怼,全网炸锅。
西贝12月5日紧急发博:小的150g,大的800g,不是同一货。
可网友不买账——克重写了,心还是虚。
真问题不是大小,是值不值。
海底捞2.9元120g,外婆家3元130g,西贝3.9元150g,面点师算过,成本也就一块多,剩下全是品牌税。72%的人嫌贵,可只有18%分得清大小馒头,菜单不写清楚,怪谁?
溢价可以,把话说明白是底线。
更尴尬的是,店里“明厨亮灶”被抽查不合格,直播镜头里出菜快得不像现蒸,预制味飘屏。
西贝甩出5000万改造厨房,又预告明年推9.9元平价系列,算是低头。
可那位靠吐槽吸粉翻倍的博主“小天才呢”,一边喊“尊重不同消费”,一边把60秒广告涨到300元,流量吃相更难看。
餐饮涨价大家忍了,遮遮掩掩就别怪被骂。
把克重、是否预制、真实成本全标在菜单第一行,比任何声明都管用。
吃得起的人自然留下,觉得贵的也能转身,别用大小馒头玩视觉差。
——“21块买800g,算下来比小馒头便宜,可谁家里一顿啃八个?
拆穿就是分量刺客。
”
——“广告涨到300,up主赢麻,西贝挨骂,只有打工人钱包受伤。
”
——“下次吃饭先问克重,再拍照称重,省得被品牌税糊一脸。
”
来源:搞笑视频皮儿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