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孙燕姿胖到135”上热搜那天,我刚好在便利店买夜宵,收银台边两个女生盯着手机惊呼:“连天后都逃不过中年膨胀!
“孙燕姿胖到135”上热搜那天,我刚好在便利店买夜宵,收银台边两个女生盯着手机惊呼:“连天后都逃不过中年膨胀!
”我低头看了眼自己微微鼓起的T恤,瞬间觉得冰柜里的饭团都在嘲笑我。
其实,镜头外的她不过比二十年前多了几圈真实,而我们这些普通人,却连被拍的勇气都没有。
新加坡演唱会被拍那天,孙燕姿在后台啃的是水煮西兰花配鸡胸肉,间歇性断食已经玩了三个月。
她自己在IG story吐槽:“饿到想啃话筒,但经纪人说不入味。
”同样45岁的梁静茹更绝,干脆把体重秤扔进鱼缸,每天游两公里,靠水浮力把关节压力卸掉,顺便把焦虑也漂走。
去年她发新专辑封面,腰线还在,只是不再锋利得像能割伤自己。
科学家去年在《自然·代谢》上发了篇“丧气”论文:人过四十,线粒体像老旧充电宝,存电量直接掉一半。
翻译成人话——吃同样一碗饭,25岁能烧掉一半,40岁只能烧掉三分之一,剩下全变成腰间那坨“游泳圈”。
研究组让一群40+志愿者每天少吃25%热量,再撸铁三次,12周后肚子小了,线粒体“回血”20%。
数据冷冰冰,但道理简单:中年减肥不是比谁狠,而是比谁更会“省电”。
娱乐圈的风向也在偷偷改。
刘涛在直播里直接掀开运动内衣,露出马甲线加一层软肉:“练成这样,我依旧坐不下去,因为会勒出印子。
”秦岚更猛,在采访里反问记者:“皱纹和下垂是地心引力给我的勋章,为什么要和它打架?
”当女明星开始把“健康快乐”写进通稿,我们普通人再拿“纸片人”标准要求自己,就像用iPhone5的壳硬套iPhone15,崩的是自己的角。
真要说方法,其实就四件小事,顺序别搞反:
第一,把晚饭时间提前到七点,之后只喝热水。
别问“饿了怎么办”,饿才是身体在翻库存,先消耗糖原,再消耗脂肪,顺序对了,第二天起床嘴里会有淡淡的酮味,那就是“燃脂口臭”,比体重秤上的数字诚实。
第二,力量训练比跑步更划算。
每周三次,深蹲、硬拉、俯卧撑,每次二十分钟,练完吃掌心大一块牛排。
肌肉像“偷电贼”,白天帮你多烧卡路里,晚上睡觉继续加班,四十岁以后,谁肌肉多谁就是隐形富豪。
第三,把熬夜改成泡澡。
十一点前躺平,泡不到玫瑰浴就泡热水脚,水温别太烫,刚好能伸脚,十分钟额头微汗,褪黑素自己就会敲门。
睡够八小时,第二天食欲会低得让你惊讶,像有人偷偷把“馋”开关关掉。
第四,允许自己“胖两斤”。
周末朋友聚餐,大大方方点块奶油蛋糕,吃完第二天多喝水、多走路,体重浮上来又掉下去,像呼吸一样正常。
别把减肥过成苦行僧,越紧绷越反弹,心理那根弦一旦断了,就是山呼海啸的暴食。
说到底,中年发福不是塌房,是身体在提醒我们:别再像二十岁那样横冲直撞。
孙燕姿可以在舞台上一边跑跳一边唱“我怀念的”,怀念的也许是当年八十斤的自己,但她更清楚——没有现在的135斤,就没有力气唱完三小时。
我们也一样,腰上的每一圈,都是加班、熬夜、陪孩子写作业攒出来的“战绩”,先学会和它们和平共处,再慢慢把多余的部分温柔送走。
今晚就别刷“明星减肥餐”了,关掉手机去厨房切一盘西红柿,撒点白糖,边吃边照镜子——先原谅,再改变。
明天早起称体重,如果数字没变,就当它打了个招呼:嘿,我还在,咱们继续聊。
来源:蝶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