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10月13日,美国太空探索技术公司(SpaceX)的“星舰”超重型火箭第11次发射取得成功,标志着备受争议的第二代星舰终于完成了谢幕表演。尽管今年年初该火箭的三连败,让SpaceX为此焦头烂额,但8月的第10次和如今的第11次发射都取得了成功,意味着通过“试错
10月13日,美国太空探索技术公司(SpaceX)的“星舰”超重型火箭第11次发射取得成功,标志着备受争议的第二代星舰终于完成了谢幕表演。尽管今年年初该火箭的三连败,让SpaceX为此焦头烂额,但8月的第10次和如今的第11次发射都取得了成功,意味着通过“试错打补丁”方式,第二代星舰在可靠性问题上取得了重要进展。
但问题可没那么简单。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CNN)14日就直说了:留给SpaceX的时间不多了……
美国“太空新闻”网站13日称,“星舰”第11次发射总体而言算得上完美。该任务完成了计划测试的所有主要目标,从在太空中部署模拟“星链”卫星到在印度洋进行精确再入和溅落,
该公司创始人埃隆·马斯克也于发射任务结束后在社交媒体平台X上写道,“SpaceX团队做得很棒。”
然而这也是第二代星舰的最后一次发射。按照计划,从明年开始升空的就该是第三代星舰了。根据SpaceX的说法,它升级了对燃料输送管道,其尺寸与“猎鹰9”号火箭的助推器大小相当;助推器的网格鳍也经过重新设计,从4个减少为3个;换装第三代“猛禽”发动机等。
整体上看,从第二代星舰到第三代星舰,其技术跨越比第一代星舰到第二代星舰还要大。而第二代星舰就因为设计缺陷,搞得整个项目的进度严重滞后,未来第三代星舰还要进行更大的改动,会不会重蹈第二代“星舰”的覆辙?
比这个更要命的问题还在后面。
SpaceX称,随着我们迭代到一种完全可快速重复使用的飞行器(即第三代星舰),它将首次用于轨道飞行、运行有效载荷任务、推进剂转移等,未来还将为地球轨道、月球、火星任务等提供服务。
更直白地说,与前两代星舰偏重技术验证的情况不同,第三代星舰将直面实际发射需求。CNN称,星舰飞船在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的“阿尔忒弥斯”月球探索任务中发挥关键作用:在其基础上设计的月球着陆器将负责把美国宇航员送上月球;同时SpaceX还需要预先发射多艘满载燃料的“星舰”飞船作为近地轨道上的“加油站”,为前往月球的飞船进行在轨“加油”。但问题在于,“星舰”飞船不但没有完成在轨加注低温燃料的高难度技术验证——历史上从来没有任何航天器这样做过,也没有人知道SpaceX到底需要发射多少飞船进行在轨“加油”,才能满足前往月球的燃料需求。SpaceX 的一名高管乐观估计,“大约需要 10 艘左右就够了”,但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前NASA官员称,可能需要多达 40 艘。
当前NASA对于“抢在中国之前完成重返月球竞赛”异常重视,进度严重滞后的“星舰”项目也因此面临沉重压力。NASA航空航天安全咨询小组在9月19日的一次公开会议上批评称, 由于具备在轨加注燃料能力的“星舰”飞船开发进度的延误,以及第三代“猛禽”发动机持续改进工作尚未完成,“阿尔忒弥斯”任务可能会“推迟数年”。
SpaceX演示两艘星舰飞船背靠背在太空对接并加注燃料
尽管当前NASA代理局长达菲对此宣称,每一次星舰试飞“都加强了我们在阿尔忒弥斯三号任务上的进展,并击败中国重返月球!”但正所谓“希望有多大,失望就有多大”,一旦美国登月计划遭遇挫折,NASA和美国舆论大概率会把所有矛头都对准SpaceX。
这也是CNN强调“留给SpaceX的时间不多了”的核心原因。
来源:枢密院十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