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为深入贯彻落实省委十二届七次全会和市委五届十次全会精神,挖掘巴中发展青春活力和机会底蕴,推动巴中高质量发展,第四期青马班学员你说我话,为巴中发展献计献策,纷纷提出富有新意和思考的新点子。一起来看看他们都说了哪些建议吧!
巴中V青年
有温度,有态度,事实青年派。
筑梦青马
不负韶华
我为巴中献一策 青马学员这样说
为深入贯彻落实省委十二届七次全会和市委五届十次全会精神,挖掘巴中发展青春活力和机会底蕴,推动巴中高质量发展,第四期青马班学员你说我话,为巴中发展献计献策,纷纷提出富有新意和思考的新点子。一起来看看他们都说了哪些建议吧!
谢尚鲲 巴州区人民法院团支部书记
关于巴中文旅融合发展的建议
习近平总书记在推进文化旅游融合发展的论述中多次提到以文塑旅,以旅彰文。巴中作为红军故里,川陕苏区首府,红军精神与红军文化资源禀赋。针对巴中文旅融合发展有如下建议:一是建立特色街区,充分利用红军文化资源,打造红军城,建筑模拟还原当时状况,打造消费场景;二是增加旅游周边种类与吸引力,打造精品红军精神文艺汇演作品,设计枪械模型、红军童装、玩偶、冰箱贴、扇子等周边产品,丰富游客体验;三是增强游客互动和参与感,通过“巴中V青年”等全市对外宣传三大主阵地,探索符合各层次消费主体特点、引爆网络热点的线上文旅主题活动,做旺人气、激活消费。比如邀请知名旅游博主游玩并拍摄短视频,设置打卡抽奖,送周边及特产等。
王伟 土泥巴种养殖专业合作社负责人
精准赋能、试点破局、长效传帮带
巴中锚定绿色健康经济,面临“城市生态农产品需求升”与“农村产业模糊、管护弱、集体经济增收难”的矛盾。依托驻村帮扶政策与年轻干部优势,建议如下:一是核心定位“三链融合”:特色产业链筑基、城乡供应链贯通、人才技术链支撑,注入年轻干部思维与城市资源,破解“产业不实”,搭建集体经济长效增收框架。试点破局分三步:一是精准画像,抽组专业年轻干部专班,普查资源定“一村一品”;二是逐个击破,按村情分类,有特色村联城市资源扶农户,无特色村挖潜力送“政策包”;三是长效传帮带,试点农户反哺技术,村集体建集散点、统标准、接电商,形成三方共赢,推动集体经济从“空壳”变“实体”。
杨林 巴中市恩阳区棕编文化传播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
关于推动巴中非遗高质量发展的建议
一是攻坚申报,梯度扶持。聚焦省级、国家级名录申报,派专家专项指导。建立“国家-省-市”分层激励机制,细化传承人扶持政策。二是文旅融合,打造场景。在恩阳古镇等核心区设立“棕编活态体验馆”,结合展演与DIY体验,并将其纳入全市非遗旅游线路。三是创新培育,贯通人才。推进“非遗进校园、进乡村”,开设课程与培训班。借助“巴山优才计划”,打通职称评聘与职级晋升通道,以“师徒结对”培育青年力量。四是数字赋能,拓展市场。支持非遗工坊对接电商、参与直播带货。开发VR教学系统,将经典作品转化为数字文创,吸引年轻消费群体。五是强化品牌,走向世界。整体提升“巴中非遗”品牌影响力,积极推动优秀作品亮相国内外重要文化交流与展销平台。
张露丹 平昌县澌岸镇党建办工作人员
关于构建巴中文旅消费闭环的建议
为构建巴中“想来、爱来、还想再来”的文旅消费闭环,提出以下建议:一是让游客“来得方便”,夯实智慧服务基础。统筹建设“巴中文旅通”一站式平台。核心功能应整合智能行程规划、实时资源管理与统一票务预订,并利用数据分析洞察游客需求,为精准营销与产品开发提供支撑。二是让游客“玩得深入”,创新内容供给体系。推广“微改造”模式,精提升乡村闲置资产,打造沉浸式主题业态。将光雾山红叶节、“父亲原乡”等独特IP打包,面向全球进行推介,塑造巴中全域全龄的国际旅游形象。三是让游客“带走念想”,延伸文旅产业价值。开发系列化、标准化的品牌文创产品,引入“文创盲盒”、“打卡集印”礼品兑换活动等创新销售模式,并建立“文旅服务红黑榜”监督机制,以提升服务品质与游客满意度,促进口碑传播与复游。
来源:青春巴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