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国庆76周年的欢庆余温尚未散尽,天安门广场的红旗、街头巷尾的灯笼,仍在人们记忆里闪着暖光。举国为祖国的繁荣自豪时,却总能听到一些不和谐的声音:有人抱怨薪水增长赶不上预期,有人吐槽物价与生活压力,还有人觉得教育、医疗费用该全免,仿佛早已习惯的温饱与安稳,成了理所
生在福中要知福
作者 李庚
国庆76周年的欢庆余温尚未散尽,天安门广场的红旗、街头巷尾的灯笼,仍在人们记忆里闪着暖光。举国为祖国的繁荣自豪时,却总能听到一些不和谐的声音:有人抱怨薪水增长赶不上预期,有人吐槽物价与生活压力,还有人觉得教育、医疗费用该全免,仿佛早已习惯的温饱与安稳,成了理所当然的“底色”。这种“身在福中不知福”的心态,恰如老辈人常说的“端着碗吃饭,放下碗骂娘”,忘了今天的好日子,是踩着四十年改革开放的脚印,一步一步走出来的。
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像一把钥匙打开了中国发展的新大门。如今47年过去,不用拿改革前的票证时代对比,单看这四十多年民生领域的“红利清单”,就足以让人惊叹。2020年,现行标准下9899万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困扰中国千年的绝对贫困问题画上句号;2021年,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从“吃不饱、穿不暖”到“吃穿不愁、住行无忧”,这样的跨越,在人类减贫史上都堪称奇迹。放在二十年前,谁能想到偏远山区的孩子能通过“营养餐计划”吃上热饭,谁能想到农民种地有补贴、看病能报销,谁又能想到普通家庭也能把“出国旅游”列进年度计划?这些不是天上掉下来的福利,是国家与人民一起拼出来的成果。
生活的变化,从来都藏在最朴素的日常里。就说国庆长假的“堵车”——每年这时,高速公路上的车流能排成长龙,有人抱怨堵得心烦,却忘了一个关键数据:截至2024年底,全国私家车保有量已突破3.8亿辆,平均每3.5个家庭就有一辆车。三十年前,“私家车”还是少数人的奢侈品,如今却成了寻常百姓的代步工具。堵车背后,是老百姓腰包鼓了、生活好了的真实写照;若是收入没增长,哪来的钱买车、加油、保养?
再看景区的“人满为患”。春节、五一、十一期间,故宫、西湖、张家界这些热门景点,总能登上“限流”新闻,门票、住宿、餐饮价格虽不低,可游客依旧络绎不绝。有人吐槽“花钱买罪受”,却忽略了一个事实:旅游本身就是“好日子”的证明。上世纪八九十年代,“旅游”对大多数人来说是遥不可及的事,如今却成了普通家庭的休闲选择——2023年,国内旅游人次达60.7亿,相当于每个中国人平均出游4.3次。人们愿意为风景买单、为体验消费,本质上是“有闲钱、有闲心”的体现,是生活质量从“生存型”转向“享受型”的标志。
还有就业这件事。总有人说“找不到好工作”,可现实是,就业岗位早已遍布生活的方方面面。就拿数据来说,我国流通领域就业人数突破1亿,从超市收银员到快递员,从农贸市场摊主到物流司机,这些岗位支撑着日常生活的“衣食住行”;电商平台就业人数超8000万,有人开网店卖家乡特产,有人做直播带货,有人搞物流配送,就连农村的老人,都能通过电商把山里的核桃、板栗卖到全国各地;单是餐饮服务业,就业人员就突破4000万,从街边小吃摊到连锁餐厅,从奶茶店店员到外卖骑手,只要愿意出力,总能找到安身立命的机会。
真正的问题从来不是“没机会”,而是“不肯干”。有人总想着“钱多、活少、离家近”,干着基层工作却嫌弃辛苦,看着别人创业成功又羡慕嫉妒,甚至宁愿“啃老”也不愿迈出第一步。他们忘了,改革开放的红利从来不是“大锅饭”,而是“机遇均等”——你可以选择开网约车贴补家用,也可以尝试做自媒体分享生活,甚至可以回到家乡搞种植、开民宿,只要肯付出,就有收获的可能。那些抱怨“钱难挣”的人,或许该问问自己:是否真的为生活拼过?是否珍惜过眼前的机会?
祖国的发展从不是一条坦途,从脱贫攻坚的“硬骨头”到科技创新的“卡脖子”难题,从疫情防控的挑战到经济转型的压力,每一步都走得不容易。可即便如此,我们的人均GDP从1978年的385元,增长到2023年的12.6万元;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从171元,增长到4.9万元;基本养老保险参保率达95%,基本医疗保险覆盖13.6亿人——这些数字背后,是无数人用汗水换来的民生温度。
生在这样的时代,是我们的幸运。不必跟发达国家比“福利天花板”,要跟过去的中国比“进步幅度”;不必盯着生活里的“小缺憾”,要看到国家发展的“大方向”。毕竟,没有哪个国家的发展能一蹴而就,没有哪个人的幸福能不劳而获。知福,才会惜福;惜福,才会更努力地创造福。当我们真正读懂今天的“福”来之不易,才会明白:最好的生活,从来不是坐等福利上门,而是带着对时代的感恩,用自己的双手,把日子过得更红火。
2025年10月10日杂谈
作者简介:李庚,男,沈阳人,1981年参加工作,从区委办公室工作人员做起,先后经历多个部门,曾经为基层或部门主要负责人,现已退休。在区委工作期间,作为省市六家新闻单位的通讯员和特约记者,先后发表通讯、消息等稿件多篇,现为沈阳市于洪区作协副主席。
来源:丰融春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