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层论治,精准突破:2025 ESMO转移性乳腺癌指南中HR阳性/HER2阴性亚型治疗策略解析

B站影视 韩国电影 2025-10-15 18:33 1

摘要:近期,欧洲肿瘤内科学会(ESMO)于Annals of Oncology发布了转移性乳腺癌(MBC)临床实践指南系统治疗更新1。激素受体(HR)阳性/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阴性作为最常见的MBC亚型,《ESMO转移性乳腺癌指南》

前言

近期,欧洲肿瘤内科学会(ESMO)于Annals of Oncology发布了转移性乳腺癌(MBC)临床实践指南系统治疗更新1。激素受体(HR)阳性/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阴性作为最常见的MBC亚型,《ESMO转移性乳腺癌指南》2围绕其临床异质性(内分泌敏感性、疾病进展状态、器官功能风险)与生物学异质性(基因突变状态),构建了覆盖全病程的分层治疗体系。本文聚焦该亚型的治疗核心推荐,梳理一线治疗、疾病进展后治疗及特殊场景治疗的完整路径,为临床实践提供清晰指导。

固定布局
工具条上设置固定宽高
背景可以设置被包含
可以完美对齐背景图和文字
以及制作自己的模板

HR阳性/HER2阴性MBC一线治疗的核心逻辑是“内分泌敏感性分层+生物标志物指导”,指南划分三类临床场景,为每类场景提供对应的治疗策略。

► 内分泌敏感/未治疗人群:芳香化酶抑制剂(AI)+CDK4/6抑制剂为标准

此类人群定义为“初发转移性乳腺癌(de novo MBC)”或“早期乳腺癌术后辅助内分泌治疗(ET)结束>12个月复发”,指南推荐以“AI+CDK4/6抑制剂”为核心方案。

图1. 内分泌敏感/未治疗人群推荐一线治疗路径2

► 内分泌耐药人群:PIK3CA突变状态主导方案选择

此类人群定义为“早期乳腺癌术后辅助ET期间复发”或“辅助ET结束≤12个月复发”,指南推荐先检测PIK3CA状态(证据等级I,推荐级别A),再依据PIK3CA突变状态制定差异化方案,同时保留经典联合方案选项。

图2. 内分泌耐药人群推荐一线治疗路径2

► 内脏危象人群:快速控制病情为核心,化疗与ADC药物互补

此类人群表现为“即将发生器官衰竭(内脏危象)”,指南推荐以“化疗优先,ADC药物补充”为原则。

图3. 内脏危象人群推荐一线治疗路径2► HR阳性/HER2阴性MBC一线治疗方案2

注:T-DXd:德曲妥珠单抗

不同HR阳性/HER2阴性MBC患者对ET的响应存在显著差异,指南以内分泌敏感性与治疗靶点等作为分层维度,划分三类临床场景并匹配一线治疗方案,兼顾标准疗效与实践灵活性,精准匹配治疗需求:

对于内分泌敏感/未治疗人群,因其肿瘤仍保留对ET的响应能力,“AI+CDK4/6抑制剂”成为标准方案。经PALOMA-234和MONARCH-35研究等III期研究验证,AI+CDK4/6抑制剂联合方案较单药AI能显著延长患者中位无进展生存期(PFS),且ESMO-MCBS评分提示其“高临床获益”。而当CDK4/6抑制剂不可及等特殊情况出现时,可“先单药ET再序贯氟维司群+CDK4/6抑制剂”,适配药物可及性差异,避免治疗中断。对于内分泌耐药人群,指南优先推荐检测PIK3CA状态,以靶向耐药驱动基因。PIK3CA是该亚型中最常见的突变基因之一,其突变可使PI3K/AKT/mTOR通路异常激活,促进肿瘤细胞的生长和抗凋亡能力,导致乳腺癌ET耐药。III期INAVO120研究显示,“氟维司群+哌柏西利+伊那利塞”三联方案通过“雌激素受体降解+PI3Kα抑制+CDK4/6抑制”三通路阻断逆转耐药6,因此可作为PIK3CA突变患者的优先选择。

针对内脏危象人群,指南推荐采用化疗或ADC方案治疗。化疗药物起效较快,能快速缓解器官压迫、挽救功能;而肿瘤负荷高者可联用贝伐珠单抗增强疗效。

疾病进展后治疗:双路径分层,兼顾内分泌潜力与新型药物应用

HR阳性/HER2阴性MBC发生疾病进展(PD)后的治疗路径,分为“适合ET±靶向治疗(TT)”与“不适合ET±TT”两类,每类路径均结合患者及疾病特征、生物标志物状态与既往治疗史,提供相应的推荐方案。

此类人群治疗推荐以“生物标志物指导靶向联合”为核心:

图4. PD后“适合ET±TT”患者治疗路径

此类人群治疗推荐以“化疗为基础,ADC药物为重要补充”:

图5. PD后“不适合ET±TT”患者治疗路径2► HR阳性/HER2阴性MBC疾病进展后治疗方案2

注:T-DXd:德曲妥珠单抗;SG:戈沙妥珠单抗;Dato-DXd:德达博妥单抗

指南创新性引入“适合ET±TT”与“不适合ET±TT”两类路径,用于指导PD后的治疗选择,核心依据患者及疾病特征(如既往基于ET方案的疾病进展时间,time to PD),精准判定从ET方案转换至非ET方案的最佳时机,确保治疗决策贴合个体病情差异。

适合ET±TT人群需结合既往ET疗效(如PFS时长)与疾病状态(进展缓慢、无症状)综合判定,治疗以“生物标志物指导靶向联合”为核心:基于CAPItello-291研究7证据,携带一种或多种PIK3CA/AKT1/PTEN改变者推荐“氟维司群+卡匹色替”方案,通过AKT抑制阻断耐药通路,显著延长患者PFS;ESR1突变者优先选用Elacestrant,针对性降解雌激素受体,从而抑制雌激素依赖性肿瘤细胞的增殖8;胚系BRCA1/2/PALB2突变者采用PARP抑制剂,利用“合成致死”效应靶向DNA修复缺陷;无明确靶点者可选择更换ET±CDK4/6抑制剂、依西美坦+依维莫司等方案,平衡疗效与耐受性。不适合ET±TT的人群,多表现为疾病快速进展(如PFS短)、症状明显,ET获益有限。对于未接受过MBC阶段化疗者,以化疗为基础,肿瘤负荷高者可联用贝伐珠单抗增强疗效;对于接受过1-2线化疗者,HER2低表达人群仍可使用T-DXd,非此类人群用SG、Dato-DXd等Trop-2靶向ADC,借助精准靶向肿瘤细胞发挥作用;此外,对于HER2低表达且辅助化疗后快速进展的患者,可跨线使用T-DXd,若T-DXd治疗进展,序贯SG,针对不同靶点以克服交叉耐药,为患者带来持续治疗获益9。

小结

《ESMO转移性乳腺癌指南》进一步完善了HR阳性/HER2阴性MBC“分层论治、精准靶向”的体系:需先通过“内分泌敏感性+器官功能状态”划分治疗场景,再结合“PIK3CA/ESR1/BRCA等基因突变状态”选择具体方案,同时关注药物可及性与患者耐受性。未来,随着更多生物标志物的发现与新型药物的研发,该亚型的治疗将更加精准化,为患者带来更贴合个体需求的治疗选择。

参考资料:

[1] Trapani D,et al. Ann Oncol. 2025 Aug 12. DOI:10.1016/j.annonc.2025.07.017

[2] https://www.esmo.org/guidelines/living-guidelines/esmo-living-guideline-metastatic-breast-cancer/hr-positive-her2-negative-metastatic-breast-cancer

[3] Slamon DJ, et al. J Clin Oncol. 2024 Jan 22:JCO2300137. doi: 10.1200/JCO.23.00137.

[4] Hortobagyi GN, et al. Ann Oncol. 2018; 29(7): 1541-1547.

[5] Johnston S. NPJ Breast Cancer. 2019 Jan 17;5:5.

[6] Turner NC, et al. N Engl J Med. 2024;391(17):1584-1596. doi:10.1056/NEJMoa2404625

[7] Turner NC, et al. N Engl J Med. 2023;388(22):2058-2070.

[8] Bidard FC, et al. J Clin Oncol. 2022;40(28):3246-3256. doi:10.1200/JCO.22.00338

[9] Huppert, L.A., et al. npj Breast Cancer 11, 34 (2025).

本材料由阿斯利康提供,仅供医疗卫生专业人士参考。以上指南内容涉及未获批产品/适应症,阿斯利康不推荐任何未获批药品/适应症的使用。

审批编号:CN-168734

过期日期:2026-03-29

撰写:KIKI

审校:KIKI

排版:Mythero

执行:Zelda

本平台旨在为医疗卫生专业人士传递更多医学信息。本平台发布的内容,不能以任何方式取代专业的医疗指导,也不应被视为诊疗建议。如该等信息被用于了解医学信息以外的目的,本平台不承担相关责任。本平台对发布的内容,并不代表同意其描述和观点。若涉及版权问题,烦请权利人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尽快处理。

来源:医脉通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