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密“为人民服”标语已修复,破坏者底裤被扒,曝2022年曾踩过点

B站影视 韩国电影 2025-10-15 17:14 1

摘要:在新疆哈密东南戈壁深处,五组巨型标语已静静矗立半个多世纪。这些由“为人民服务”“只争朝夕”等字样构成的地标,不仅是戈壁上的地理标识,更是承载着新中国航空事业记忆的精神坐标。近日,这处地标经历了破坏与修复的波折,引发了社会对历史遗产保护的广泛关注。

在新疆哈密东南戈壁深处,五组巨型标语已静静矗立半个多世纪。这些由“为人民服务”“只争朝夕”等字样构成的地标,不仅是戈壁上的地理标识,更是承载着新中国航空事业记忆的精神坐标。近日,这处地标经历了破坏与修复的波折,引发了社会对历史遗产保护的广泛关注。

上世纪60年代,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八航空学校在哈密成立,广袤戈壁因缺乏明显地面参照物,给飞行员训练带来极大安全隐患。为解决这一难题,在领航主任的带领下,官兵们用经纬仪、皮尺、铁锹等简陋工具,通过精准刮除深色砾石层、露出底下浅色碱土的方式,耗时5个月打造出五组巨型标语。

经精确计算,每组标语的单字长宽各达50米,笔画宽度在5至10米之间,五组标语总面积达7500平方米,从高空俯瞰清晰可辨。在没有卫星定位的年代,这些标语成为飞行员的“空中灯塔”,成功解决了戈壁飞行的导航难题。第八航校依托这些地标完成了大量训练任务,培养出包括杨利伟在内的大批优秀航空人才。

2000年,美国卫星捕捉到这些标语并发布到网上,这处此前不为外人所知的工程奇迹才被国人熟知,逐渐成为哈密最具代表性的地理标志物之一。2021年建党百年之际,空军战斗机教练机编队曾飞越“为人民服务”地标上空,战机与标语同框的画面成为军民同心的生动见证。因地处戈壁深处,人迹罕至,这些标语在此后数十年间保存完好,直至遭遇人为破坏。

2025年,一名自称“新疆平头哥旅游越野带队”的网红在网络发布视频,画面显示其驾驶越野车在“为人民服务”标语周边及字体间隙肆意飙车、玩漂移。卫星影像清晰可见,标语区域至少有5处漂移痕迹,其中“人民”二字之间的破坏最为突出,车辆以“8”字S形闭合漂移留下的车辙深度达一手之深,地表砾幕层被彻底破坏。

视频发布后,网友迅速保存相关资料并向相关部门反馈。面对舆论谴责,涉事者删除了所有相关作品,并辩解非本人所为。另有网友发现,该网红早在2022年就曾到此处踩点,并在自驾圈内传播过标语坐标位置。

破坏易,修复难。历史地理爱好者、博主陆遥在查看卫星地图时发现标语受损,随即驱车从成都出发,跨越2000多公里抵达现场。为找到与地标颜色吻合的天然材料,他和同伴跑遍哈密的矿业公司和砂厂,筛选十多种石料后,最终确定了匹配的黑色石料。此次修复共采购20吨石料,为减少对当地生态的影响,团队用小货车分27次将石料运至现场,耗时一周完成所有车辙印的填充与平整,甚至修复了运输车辆留下的临时痕迹。

修复完成后,陆遥联系长光卫星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寻求影像确认。该公司无偿提供技术支持,规划了23秒的精准拍摄时机,2025年9月28日12时45分51秒,“吉林一号”卫星飞越地标上空拍下画面,影像显示修复效果与原貌相差无几。这一修复义举引发广泛共鸣,人民空军官方账号特意留言致谢:“人民空军为人民,人民空军人民爱。向您致谢!”,这条回应短时间内获得数万网友点赞。

事件发酵后,哈密市委、市政府及伊州区委、区政府迅速响应,于10月12日组织公安、文旅、生态环境及林草部门召开研判会商会议,启动调查与保护工作。伊州区林业和草原局党组书记、副局长赵一豹介绍,相关部门已依法对网民举报人员进行询问并指认现场,同时联系视频博主获取修复前的影像资料固定证据。

从法律层面看,涉事行为已涉嫌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草原法》。根据该法规定,未经许可擅自驶离规定路线、碾压破坏草原的,可处以1000元至2000元罚款,同时需承担生态恢复责任及经济赔偿。目前,哈密市生态环境局已组织执法人员开展实地核查,邀请地质环境专家现场取样检测,将结合破坏范围与程度制定专业修复方案,确保受损区域恢复原有生态功能。当地政府还明确将这五组巨型航标纳入文物普查范围,后续将实施系统性保护修复。

此次事件折射出的深层问题引人深思。钧正平评论指出,戈壁再辽阔,也容不下如此失格的“自由”,真正的越野精神应与文明同行,任何活动都应建立在尊重历史、爱护遗产的前提下。破坏行为不仅损毁了物理地标,更伤害了公众情感;而修复者跨越千里的守护,恰是对先辈奉献精神的传承。

如今,哈密戈壁上的巨型标语已恢复原貌,在风沙中继续矗立。这处由铁锹刻就的工程奇迹,经卫星见证修复,既留存了历史记忆,更昭示着:那些镌刻在大地上的信仰与奉献,终将在代代守护中永葆生命力。

来源:白云八卦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