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近段时间,谍战纪实传奇大剧《沉默的荣耀》热播。作为首部聚焦新中国成立前后台湾隐蔽战线斗争的重大主题电视剧,该剧九成以上真名真姓、有据可查的原型人物更是引发了观众的“考古热”。其中的朱枫烈士,就是宁波镇海人。
近段时间,谍战纪实传奇大剧《沉默的荣耀》热播。作为首部聚焦新中国成立前后台湾隐蔽战线斗争的重大主题电视剧,该剧九成以上真名真姓、有据可查的原型人物更是引发了观众的“考古热”。其中的朱枫烈士,就是宁波镇海人。
朱枫烈士遗像 来源:镇海区档案馆
烈士生平
朱枫(1905年11月22日—1950年6月10日),女,原名贻荫,小名桂凤,后改名谌之,宁波镇海城关朱家花园(位于今宁波市镇海区招宝山街道内)人,是中国公开解密的八位隐蔽战线烈士中的第七位,素有“中国红色女特工”之称。她家境优渥,是当时浙东渔业界著名人物、原浙东渔民协会主任朱云水的第四个女儿。
1949年朱枫离港赴台前所摄照片 来源:镇海区档案馆
早年的朱枫在宁波女子师范学校读书时开始参加爱国学生运动。抗战爆发后,积极投入救亡宣传活动,参与救护遭日机轰炸的死伤人员。次年到中共领导的新知书店工作。武汉沦陷后返回浙江,在金华帮助台湾爱国志士筹建台湾抗日义勇队,并捐款捐物。1939年秋,朱枫随丈夫朱晓光赴皖南新四军军部,设随军书店。1940年—1942年,在抗战最困难时期,朱枫先后坚持在新知书店总店和桂林办事处工作。1944年,她奉调到沦陷区上海从事地下工作,后被捕入狱,押于日军宪兵队,经受酷刑,守口如瓶,后经组织营救出狱。
1945年春,朱枫加入中国共产党,调至中共华中局在沪贸易机构经理财物、兼管情报部门经费。1948年秋调香港,从事情报工作。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奉命潜赴台湾,执行秘密任务。1950年,因叛徒蔡孝乾的出卖而不幸被捕。面对敌人的酷刑拷打和威逼利诱,她始终坚贞不屈。1950年6月10日,朱枫在台北马场町刑场被杀害,终年45岁。
烈士归家
从1950年就义开始,“朱枫”这个名字似乎就开始被历史所湮没。直到2000年12月朱枫就义前的照片被登在山东画报出版社的《老照片》杂志上,家属开始致力于寻回遗骸。
朱枫慷慨就义前一瞬(影印件)
经过两岸各界的共同努力,2010年12月,骨灰在护送下抵达北京,烈士归乡仪式在北京八宝山革命公墓举行。2011年7月,从北京起飞的专机缓缓降落在宁波栎社国际机场。牺牲61年后,朱枫烈士的骨灰终于回到家乡,之后被安放在镇海革命烈士陵园。2013年12月,北京西山无名英雄纪念广场落成。像朱枫这样的隐秘战线英雄和他们荡气回肠的故事,终于可以被我们公开纪念。
北京西山无名英雄纪念广场内的雕像,左二为朱枫烈士雕像 来源:北京市党员教育中心
家乡纪念
朱枫故居位于宁波市镇海区,于2011年7月开馆。先后被命名为全国国家安全教育基地、浙江省党史教育基地、浙江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全国妇女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基地由“三园一馆”组成,即憩园(朱枫故居)、陵园(朱枫墓园)、枫园(广场公园)和朱枫网上纪念馆。
其中,憩园是朱枫青少年时代居住和生活的地方,总面积约210平方米。园内主体建筑为朱枫烈士纪念楼。1994年,镇海中学扩建田径场时,朱枫故居划入学校扩建规划,留有一角重建后,改为朱枫烈士纪念楼。楼内常年陈设“英名昭后世热血换新天”主题展览,介绍朱枫烈士生平并融入总体国家安全观等时代内容。
由于纪念楼就位于镇海中学内,学校会定期组织师生参加朱枫烈士纪念活动。学校把这些转化为校园精神财富,构成独特的爱国主义教育矩阵。
纪念楼旁“英烈伴读”石碑 周海奇 摄
陵园即朱枫墓园,由墓墙和小型纪念广场组成。枫园即朱枫纪念公园,面积6.6万余平方米。园内设3.8米高朱枫烈士半身铜像1座,周边种植红枫、青枫、枫香、雪松等植物,彰显烈士坚贞不屈的革命精神。
一部《沉默的荣耀》,让许多人为朱枫的隐忍牺牲落泪。太多年轻人因为这部电视剧,开始重温烈士的故事。历史不会忘记像朱枫这样的英雄,这些隐蔽战线的革命者应该被我们铭记。
来源:策略rF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