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0万!59岁朱骏重奖自己,表彰球队冲乙,金元鼻祖杀回职业联赛

B站影视 电影资讯 2025-10-15 09:21 1

摘要:“冲乙奖金400万”,这条消息蹦进手机屏的时候,不少老球迷第一反应是——朱骏又来了。

“冲乙奖金400万”,这条消息蹦进手机屏的时候,不少老球迷第一反应是——朱骏又来了。

上一次他这么高调,还是把德罗巴空运来浦东的年代。

那会儿申花训练基地门口蹲满了记者,连隔壁卖煎饼的大妈都会两句“Hello, Didier”。

十年过去,中国足球的金元潮水退了,朱骏却像认准了潮汐表的船长,踩着最低点重新下水,而且一出手就是现金砸在桌板上,咣当一声,整个中乙都听得见。

可这回,他玩的不是星际战舰,是弄堂口升级版的“小霸王”。

上海橘橙,名字听着像水果团购群,实际却是他养了八年的“私生子”。

八年里,球队在业余圈晃荡,比赛日观众有时连狗都算上才过百。

熬到2023年中冠排位赛最后一轮哨响,他们终于踩线晋级,拿到2026赛季中乙入场券。

没有山呼海啸,只有青浦郊区球场看台上几十个人把塑料板凳拍得起灰。

镜头扫过,朱骏穿着件起球的灰色卫衣,站在人群最后,像给自家娃开家长会的普通老爹——谁也想不到,他兜里揣着400万现金支票,就等教练组把“冲乙”俩字改成“中乙”。

奖金只是开胃酒。

据《东方体育日报》透露,他准备再掏2000万,专款专用买人。

别急着咂舌,在中超顶薪限薪500万的今天,2000万听起来像巨款,可扔进转会市场只能算“中产消费”。

中乙球员月薪普遍五千到八千,一场赢球奖人均几千块,2000万足够把整条中轴线换成中甲经验老油条,还能剩点零钱给食堂加几道硬菜。

俱乐部微博已经官宣:前中超金靴李金羽出任技术总监,负责“点菜”。

李金羽球员时代跑位像猫,退役后做教练却偏爱老虎下山的猛攻,朱骏看中的大概就是他“进攻+网红”双重属性——既能赢球,也能把球迷重新勾回看台。

更细的操作藏在后面:源深体育中心准备改建,区政府批文已进入公示期;青浦训练基地选址同步推进,朱骏想复制康桥基地那种“前店后厂”模式,一线队+青训一锅端。

中国足协刚发的新规也给他递了梯子——2024起中乙扩军到20支,取消年龄限制,等于把“老将再就业”堂而皇之摆在货架上。34岁的李建滨、35岁的张璐还能再踢两年,年轻人没涨球的空档,由老骨头用经验填,成本比盲目买外援低得多。

换句话说,朱骏在正确的时间捡到了“便宜筹码”。

但故事最有趣的部分不是他砸钱,而是他学会“看菜下饭”。

十年前,申花账上流水以亿为单位,他敢把阿内尔卡+德罗巴双剑齐插;如今他亲自算起了细账:中乙票房忽略不计,转播分红近乎零,球衣赞助只能拉来一家本地装修公司,一年给几十万还要求袖标印得比队徽大。

朱骏心里门儿清,投入产出比若低于1,再大的热爱也会变成慈善。

于是400万奖金被拆成阶梯——报名注册成功先发100万,赛季首轮不败再发100万,最终保级才付尾款。

球员想一口气拿满?

可以,得一场一场啃。

老朱用中超玩剩下的“绩效制”给中乙小伙子上弦,既防止躺平,也避免自己当冤大头。

外界有人嘲笑:都2023了,还玩现金激励,俗。

可放在中乙,这俗法最管用。

去年一支西南球队欠薪九个月,队长晚上送外卖贴补家用;另一家北方俱乐部让球员签“自愿放弃绩效”协议,不签就停训。

跟这些比,朱骏把现金码在桌上,反而像复古的江湖义气——兄弟们,跟我冲,票子我提前备好,就看你们有没有命拿。

简单粗暴,却直击软肋。

当然,风险也明晃晃。

李金羽上一次独立带队,高开低走;李建滨的暴脾气随时可能吃红;老将扎堆,万一伤病潮来袭,年轻人顶不上,积分榜一样会滑到降级区。

朱骏自己说:“不会再搞金元足球。

”可足球世界最不缺的就是“打脸的回旋镖”。

真到了赛季中段,若球队离安全线差三分,他能不能忍住不再加码砸钱?

没人敢替他打包票。

球迷只认一条:赢球,你朱老板就是爷;输球,400万只会被做成新梗——“中超旧梦,中乙续费”。

说到底,大家爱看的不是支票上几个零,而是有人肯把脸面押在足球这块破布上。

十年一个轮回,朱骏从“壕”变成“老炮”,手里还是那把上海弄堂口的旧吉他,弹的却不再是摇滚,而是民谣——低吟浅唱,却句句带烟火气。2026赛季哨声还没响,他先递上一张400万的投名状。

这回,人们不再关心他能不能复刻德罗巴的神迹,只想看看:当金元退潮,一个老玩家能不能用更克制、更市井、也更像中国人的办法,把一支草根球队带进职业长河,并且让河水继续向前流。

来源:穿铠甲的鱼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