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大家都笑了,我和弟弟最开心”

B站影视 电影资讯 2025-10-15 16:42 1

摘要:这样的场景,在过去大半年里反复上演。孩子们的母亲王某与父亲李某协议离婚时,约定两个孩子由李某抚养,王某享有探视权。然而每一次见面都是一场“腥风血雨”,孩子的奶奶总以各种理由阻拦,或者带走孩子躲避,甚至有一次还报了警。一次又一次吃闭门羹后,王某无奈向法院提起变更

图为山东省日照市岚山区人民法院中楼人民法庭庭长袁野(左)与孩子的爷爷奶奶沟通孩子学习生活情况。宋东升 摄

初秋时节,山东省日照市岚山区某蚕丝厂的院子里,传来一阵激烈的争执声。

“婚都离了,还三天两头来看孩子?你就是见不得我们安生!”

“他俩都是我的亲骨肉,你凭什么阻拦我!”

这样的场景,在过去大半年里反复上演。孩子们的母亲王某与父亲李某协议离婚时,约定两个孩子由李某抚养,王某享有探视权。然而每一次见面都是一场“腥风血雨”,孩子的奶奶总以各种理由阻拦,或者带走孩子躲避,甚至有一次还报了警。一次又一次吃闭门羹后,王某无奈向法院提起变更抚养权之诉。

“我不是非要抢孩子,我只是想顺顺利利地见到他们……”案件到了岚山区人民法院中楼人民法庭法官袁野的手中后,王某吐露了心声。初步分析研判后,袁野意识到这起抚养权纠纷之下,是一场因隔代干预而扭曲的亲情拉锯战。

“判决容易,心结难解,得去一趟孩子家里。”

第二天,袁野和法官助理驱车到达李家时,两个孩子正在院子里玩耍。10岁的姐姐小雅和7岁的弟弟小哲,抬头看法官时的眼神怯生生的。

“孩子奶奶去镇上了,听说法官要来,正在赶回来的路上。”爷爷放下手中的活,向袁野说道。

“不急,这次来就是找二老一起聊聊,我们坐下来慢慢等。”

袁野没有急着问话,而是与爷爷坐下来询问起了家常,有一搭没一搭地聊着养蚕、缫丝、带孩子的琐事。渐渐地,爷爷的话匣子打开了,抱怨中也透露出他对儿子婚姻失败的不忿和对孙辈未来的担忧。

平时孩子就与爷爷奶奶一起住在蚕丝厂,这间小屋子既是爷爷的办公室也是孩子们学习的书房。袁野翻看着桌子上爷爷写给孩子们的寄语和孩子们的暑假作业,有一幅画格外引人注目。

画上是四个人手拉手——爸爸、妈妈、爷爷、奶奶,还有两个小孩子,背面有一行稚嫩的字:我想妈妈常来看我。

不一会儿,奶奶从镇上回来了,手里还提着几串葡萄。

“法官同志,来一趟不容易,你尝尝,这是我从镇上买来的葡萄。”

“大娘您客气了,我们这次来……”

“我知道,我知道你们来的意思,我也不是狠心人,但她当初那么坚决要离,现在又回头来找孩子,每次来还好像我们欠她一样,我心里过不去这个坎!”

袁野轻轻握住奶奶的手说:“都理解,大爷大娘您二老善良明理,我相信不是故意为难孩子妈妈,虽然婚姻散了,但妈妈的爱没有散。您在生活上对孩子们事无巨细,大爷又那么博学多才,您二老照顾孩子们健康长大,肯定没问题。可孩子不能没有妈妈,就像蚕茧不能没有丝啊。”

爷爷奶奶听着袁野语重心长的话,一时沉默不语。

袁野望着在院子里玩耍的姐弟俩,温和地说:“你们谁都不想伤害孩子,可阻拦探望,孩子最受伤害。”

“探望权是法律赋予父母一方的权利,也是孩子应得的爱。让孩子同时拥有父爱和母爱,才是真的对他们好。”

最终,爷爷奶奶缓缓说道:“以后孩儿他妈来,我们不拦了。”

回到法庭,袁野联系了王某,将爷爷奶奶的真实想法和不会再起冲突的承诺一并传达。

王某也反思起当时去探望孩子时,对二老的态度有些强硬,有些不妥。两天后,王某便向法庭提交了撤诉申请。至此,一场尚未开庭的官司,就在法官的温情调解下化解。

一个星期后,袁野收到王某发来的两张照片:在蚕丝厂后院,她与两个孩子牵着手,奶奶站在一旁笑着递来一盘水果。阳光洒在每一张脸上,温暖直抵人心。

而另一张照片,是小雅新写的一篇日记,日记的开头这样写道:“今天大家都笑了,我和弟弟最开心。”

来源:山西省高级人民法院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