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海派文化的版图里,滑稽戏一直是那抹最灵动的亮色。然而,在当下多元文化冲击的浪潮中,上海的两家滑稽剧团——上海滑稽剧团和上海人民滑稽剧团,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有意思的是,两位剧团的“掌舵人”钱程与潘前卫,各自走出了一条截然不同却又同样精彩的破局之路。
在海派文化的版图里,滑稽戏一直是那抹最灵动的亮色。然而,在当下多元文化冲击的浪潮中,上海的两家滑稽剧团——上海滑稽剧团和上海人民滑稽剧团,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有意思的是,两位剧团的“掌舵人”钱程与潘前卫,各自走出了一条截然不同却又同样精彩的破局之路。
上海滑稽剧团:钱程引领下的“新人风暴”
上海滑稽剧团的团长凌梅芳曾说过,团里十分注重对青年演员的培养[__LINK_ICON]。而在这其中,钱程无疑是那位“领路人”。作为国家级非遗传承人,钱程不仅有着精湛的演技,更有着对传承的使命感。
在他的带领下,上海滑稽剧团不断为年轻演员搭建成长的舞台。就拿今年剧团携手英国TNT剧院共同打造的《仲夏夜之梦》来说,钱程亲自领衔,一大批90后年轻演员纷纷登场亮相[__LINK_ICON]。这次合作,对年轻演员而言是一次难得的学习机会。他们与国外大牌导演保罗·斯特宾合作,在排练过程中积累了全新的舞台表演经验,尤其是在肢体表达上有了很大的提升[__LINK_ICON]。
钱程深知,年轻演员是剧团的未来。他不仅在演出机会上给予他们支持,还在日常的排练和教学中,毫无保留地将自己的经验传授给他们。在剧团里,他就像一位严厉又和蔼的师长,会仔细观察每一位年轻演员的表演,指出他们的不足,也会为他们的每一点进步而感到高兴。在他的悉心指导下,像陈思清、赵玲玲、阮纪凯等中青年演员近年来成长迅速,已经具备了“单干”的能力,他们编排的《哎呦爸》等都市漫画三部曲,深受观众好评,为剧团注入了新的活力。
钱程还鼓励年轻演员大胆创新,将传统滑稽戏与现代元素相结合。他认为,滑稽戏不能固步自封,只有不断适应时代的发展,才能吸引更多年轻观众。在这种理念的引导下,剧团的年轻演员们尝试在表演中融入说唱、脱口秀等元素,让古老的滑稽戏焕发出新的生机。
上海人民滑稽剧团:潘前卫的“老将回归”策略
与上海滑稽剧团不同,上海人民滑稽剧团在潘前卫的带领下,走出了一条“老将回归”的路。
2022年下半年,潘前卫从恩师王汝刚手中接过剧团“帅旗”后,就对剧团进行了一系列大刀阔斧的改革。当时,由于滑稽戏市场的低迷,很多演员都跑去电视台当嘉宾,演员的口碑在观众眼里越来越差。潘前卫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把演员们拉回本职工作中,让他们重新聚焦于舞台表演。
为了提升剧团的影响力,潘前卫还依靠网络传播,开辟了剧团的公众号,让剧团与观众之间的沟通更加顺畅。同时,他重新开辟小剧场,请来老演员为剧团站台助威。这些老演员们有着丰富的舞台经验和深厚的艺术功底,他们的回归,不仅为剧团带来了人气,也为年轻演员树立了榜样。
潘前卫认为,在目前“狭窄”的沪语环境下,滑稽戏想要有大的突破并不现实。而且,全上海专职滑稽的演员不超过200人,演员人数基数的限制也制约了滑稽戏的发展。所以,他觉得滑稽戏目前最主要的是做好传承,而老将们在这方面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在演出中,老演员们用他们精湛的表演,向观众展示了滑稽戏的传统魅力。他们的一招一式、一颦一笑,都充满了韵味,让观众们仿佛回到了滑稽戏的黄金时代。而年轻演员们在与老演员们的合作中,也能学到很多宝贵的经验,从而更好地传承和发展滑稽戏。
竞争与共生:滑稽戏的未来之路
上海两家滑稽剧团虽然采取了不同的发展策略,但他们的目标却是一致的,那就是让滑稽戏这门古老的艺术在新时代焕发出新的活力。
在竞争中,他们相互学习、相互借鉴。上海滑稽剧团的创新精神,为上海人民滑稽剧团提供了新的思路,让他们在坚守传统的同时,也开始思考如何融入更多现代元素;而上海人民滑稽剧团对传统的坚守,也让上海滑稽剧团意识到,无论如何创新,都不能忘记滑稽戏的根。
如今,随着人们对传统文化的关注度不断提高,滑稽戏也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两家剧团都在积极探索新的演出形式和内容,无论是走进社区、校园进行公益演出,还是与商业合作推出新的剧目,他们都在努力让更多的人了解和喜欢上滑稽戏。
相信在钱程、潘前卫等一众滑稽人的努力下,上海的滑稽戏必将迎来新的春天,继续用笑声温暖这座城市,成为海派文化中一颗永不褪色的明珠。而他们的故事,也将成为滑稽戏发展史上一段精彩的篇章,被人们所铭记和传颂。
来源:奇妙圆月x9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