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74岁张纪中给1岁娃办生日,评论区却冒出“等你女儿长大嫁我”这种话,当爹的直接炸锅,一句“你外婆才是你丈母娘”把热搜点燃,很多人第一次意识到:原来网暴可以对一个刚满周岁的奶娃娃下手。
74岁张纪中给1岁娃办生日,评论区却冒出“等你女儿长大嫁我”这种话,当爹的直接炸锅,一句“你外婆才是你丈母娘”把热搜点燃,很多人第一次意识到:原来网暴可以对一个刚满周岁的奶娃娃下手。
事情不复杂。
老爷子把自家客厅挂满气球,蛋糕上插一根蜡烛,拍了个几十秒的小视频。
没带货,没广告,就是老父亲咧着嘴说“龙珠宝贝一周岁啦”。
结果前排高赞不是祝福,是“岳父在上”“小女婿报到”。
再往下刷,更露骨的谐音梗开始排队。
张纪中没关评论,直接回怼,脏话不带重样。
半小时后,杜星霖发第二条视频,镜头没美颜,眼袋都在,她说已经截屏公证,“来一个,我骂一个,顺便送你法院传票”。
有人笑她戏精,可真正养过娃的爸妈秒懂:
一岁孩子懂什么?她连蜡烛都不会吹,却要先学会“承受”成年人的恶臭玩笑。
这不是调侃,是围猎。
年龄差、多段婚史、助理上位,这些旧梗被重新翻炒,只为证明“你爸妈活该被骂”。
于是,一句轻飘飘的“开玩笑”就把恶意包装成幽默。
法律上,这事并不模糊。
2023年最高法刚把“针对人网络侮辱”列入人格权纠纷重点。
只要杜星霖手里的公证包含有用户ID、时间戳、浏览量,就能直接立案,连“造成实际损害”都不需要证明。
赔偿不高,通常一两万,但法院会要求公开道歉,把被告ID挂在中国裁判文书网,社死程度远大于罚款。
过去半年,已有三名B站用户因“开童车”被判,最年轻的被告才19岁,照样得掏爸妈的钱包买单。
更现实的一面是:明星维权容易,普通人却很难。
同样十月,一位河南妈妈把女儿跳舞视频发到班级群,被同学父亲截图配上“等你长大”发到抖音,点赞七千。
她去派出所,民警说“没产生收益,不好定性”。
最后靠当地妇联找律师,折腾两个月才让对方删视频。
对比之下,张纪中家一出手就是律师团,热搜一挂,平台连夜清理关键词。
法律保护所有人,但执行效率依旧“看身份”,这才是围观者真正该焦虑的地方。
再说回“老夫少妻”原罪。
张纪中比杜星霖大31岁,比岳母还大5岁,这段婚姻从第一天就被放在显微镜下。
可数据摆在这儿:2022年北京民政局抽样显示,年龄差20岁以上的婚姻占比3.7%,每100对里就有3对,绝对数字并不稀奇。
真正让人不适的是“权力差”——老板娶助理、导师娶学生,资源不对等,天然让人担心“弱势那一方有没有被自愿”。
杜星霖用四年生四个孩子回应,身体几乎连年怀孕,被嘲“豪门生育机器”。
可她也确实把直播带货做成头部,单场销售额破千万,账号归属在她名下。
外人眼里“委屈”与“捞金”两种标签同时存在,却没人问她:如果这段关系真的只剩金钱,她为什么不走?
答案可能很朴素:人家两口子一个愿打一个愿挨,轮不到互联网判官每天开庭。
事件发酵48小时后,张纪中抖音评论区被清空,只剩系统“作者已开启精选”。
杜星霖那边继续更新,四条视频里不再提骂战,只拍孩子午睡、阿姨炖汤。
看似回归日常,其实战线已经拉远:她把账号评论区改成“仅粉丝可留言”,粉丝数一夜之间涨了一百二十万。
黑流量也是流量,她比谁都明白。
只是下次再有人口嗨“等小女儿长大”,后台私信会直接弹出律师函模板,平台也学乖了,关键词“岳父”“女婿”一旦叠加人视频,自动限流。
围观的人散了,留下两条最朴实的教训:
第一,别把恶心当有趣,互联网留言也有案底。
第二,如果普通人遇到同款骚扰,别只截图,先去公证处,花五百块做证据固定,再去妇联或未保中心,有法律援助律师排队接单。
明星能一呼百应,普通人也能让法律兜底,关键得自己迈出第一步。
至于张纪中夫妇,人家74岁还在拍短视频,说明根本没打算退网。
下一次生日,他大概率还会发蛋糕,只是评论区会安静很多。
毕竟,谁也不想真为一行字去法院交学费。
来源:夏夏娱乐星播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