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别急着怪种子,我上周在崇明老陈家围观了一场“3深2浅”现场教学,直接刷新三观——原来不是土不行,是我们顺序搞反了。
阳台那盆豌豆又徒长了?
别急着怪种子,我上周在崇明老陈家围观了一场“3深2浅”现场教学,直接刷新三观——原来不是土不行,是我们顺序搞反了。
老陈先拿锄头比划20厘米,一锄下去,土块里还夹着我看不懂的白色菌丝,他随手撒了一把枯草芽孢杆菌,说这叫“先请客后吃饭”,菌先占地盘,根再往下钻。
接着挖沟,别人丢烂树叶,他直接塞半根未腐熟的玉米秆,盖土成垄,顺手浇一瓢水,沟底咕嘟冒泡,像土在偷偷喘气。
我问他不怕烧根?
他翻白眼:秆子在下头慢慢烂,等于给豌豆铺了张“慢回弹床垫”,排水肥力一起打包,省得后期追肥跑断腿。
播种子环节更离谱。
他捏起一粒“绿宝石2号”,先丢进5%过氧化氢里泡了十分钟,捞起来湿哒哒直接按进土表,深度就指甲盖那么浅。
我习惯性想盖厚土,被他拍开:厚了种子憋气,浅了才肯抬头。
说完把滴灌喷头拧到最细,水雾刚把土面染深就停,指着手机上的湿度传感器:22%,刚刚好,再浇就涝根。
后面七天我天天蹲直播。
第三天早上,两片豆瓣顶着土壳钻出来,像戴头盔的小兵。
老陈不搭竹竿,直接张一张垂直网,豌豆须自己卷上去,通风到飞起,潜叶蝇连落脚地都没有。
他顺手在网顶夹两块黄板,三天就粘满小黑点,生物农药钱都省了。
最绝的是采收。
老陈定闹钟,清晨露水干后两小时开剪,说这时候豆荚里糖还没开始搬家,甜度峰值。
我尝了一颗,脆到能听见“咔嚓”一声回甘,直接把超市冷柜货秒成渣。
算笔账:同样一平米,我以前收两把,他收五把,节水三成,没打一滴化学药。
秘诀?
不过是把“深翻、深沟、深肥”做在前头,让根自己去找饭;“浅播、浅灌”控在后头,让苗自己醒着长。
顺序对了,豌豆比你还勤快。
一句话:别急着给豌豆喂补品,先把它放对位置,它自己就能开挂。
来源:大军生活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