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白古”变“黑古”的20年,其实是港剧最后的高光在倒计时——再没人把杨过演成全民失恋,再没人把穿越拍成历史课本,再没人把反派写成午夜梦回的心头刺。
“白古”变“黑古”的20年,其实是港剧最后的高光在倒计时——再没人把杨过演成全民失恋,再没人把穿越拍成历史课本,再没人把反派写成午夜梦回的心头刺。
把五部剧按播出顺序连起来看,像把古天乐的脸放进了时光机:95年还是奶油反光,97年嘴角开始下垂,99年眼里带灰,00年直接黑成炭。
颜色越深,港剧越敢拍,观众越敢心碎。
《神雕侠侣》当年在佛山录像厅租碟要押身份证,老板反复叮嘱“别刮花”。
现在4K修复版上线,弹幕飘过最多的是“古天乐的脸就是分辨率”。
TVB内部花絮里,武术指导说悬崖戏那天下雨,钢丝打滑,古天乐自己抓住岩石缝,指甲盖掀了一半,回家不敢让老妈看见。
后来粉丝把那一幕截成gif,配字“杨过没掉下去,是古天乐把港剧挂住了”。
《圆月弯刀》被内地电视台引进时改名《刀侠》,剪到只剩38集,丁鹏黑化全过程没了,观众以为他天生坏。
DVD时代出了港版完整碟,广州北京路夜市卖80块一张,学生党凑钱买,躲在宿舍用台式机看,屏幕反光里全是自己震惊的脸。
那句“平平无奇”根本不是台词,是字幕组翻译错,结果成了互联网第一代梗图,比“凡尔赛”早出道十年。
《刑事侦缉档案IV》最狠的不是电梯分手,是徐飞站在精神病院门口对武俏君说“你进去吧,我不送了”。
TVB剧本原稿里这句没有,古天乐现场改的,导演没喊卡,一条过。
后来TVB颁奖礼,他缺席,记者追到片场,他正蹲在九龙城吃盒饭,说“拿奖不代表我演得好,只是大家刚好想哭”。
那年港剧收视率跌穿30点,这句话被报纸做成大标题:观众想哭,港剧却笑不出来。
《创世纪II》烧钱到邵逸夫亲自批条子,一场股票大战拍掉两台阿莱摄影机。
古天乐增重10斤,方法简单粗暴:收工后去庙街吃烧鹅,连吃21天,胆固醇爆表。
剧里张自力最后摔死在玻璃屋顶,其实拍了三遍,第一遍玻璃厚度不对,整个人掉进去被碎渣划背,送缝13针。
第二天他裹着纱布继续拍,说“反派不死,观众睡不着”。
《寻秦记》是TVB第一部用高清数码拍的剧,结果播出时大部分观众还在看模拟信号,画面糊成油画。
古天乐在横店拍骑马戏,马被炸点吓疯,直接冲进树林,他跳马滚下山坡,膝盖十字韧带撕裂。
回香港做手术,医生叮嘱半年别跑跳,他两周后返回片场,把拐杖藏在秦朝帐篷里。
这部剧卖出版权最远卖到拉丁美洲,墨西哥电视台配音版把项少龙改名“Shaolong el Viajero”,当地观众以为是中国版《神秘博士》。
把五部剧连起来,能看到港剧从“敢拍”到“没得拍”的断崖。
2000年后,TVB再没出过成本过亿的原创剧,古天乐成了最后的“港剧脸”。
他后来捐学校、拍港片,被叫“烂片之王”也照接不误,因为“不接,香港幕后就散班”。
有人统计,他这十年平均每年拍4部港片,票房一半靠内地,一半靠情怀。
观众骂他消费童年,他笑笑:“童年总要有人埋单。”
再回头看,白古是滤镜,黑古才是真相。
滤镜碎了,才知道原来我们舍不得的不是杨过、不是项少龙,是那个敢把青春挂在悬崖上、把失恋关在电梯里、把反派写成主角的疯癫年代。
古天乐把肤色晒成盔甲,替港剧挡了最后一箭。
以后再有翻拍,观众第一反应不是“谁演”,而是“谁敢”——敢像95年那样把爱情拍成全民失恋,敢像99年那样把分手拍成刑侦现场,敢像00年那样把反派写成时代挽歌。
答案多半是:没人敢。
所以那五部剧才像五道疤,每重刷一次,疤就裂开一次,疼完又忍不住再按。
疼感提醒:港剧死了,但古天乐还在替它呼吸。
来源:直率枫叶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