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中秋那天,成成把最后一盘螃蟹端上桌,姥姥偷偷把最大的那只转回到他面前,手机屏幕还亮着——500万粉丝正在围观。
中秋那天,成成把最后一盘螃蟹端上桌,姥姥偷偷把最大的那只转回到他面前,手机屏幕还亮着——500万粉丝正在围观。
我盯着那一瞬,脑子里蹦出一个问题:当“回家照顾老人”变成全网爆款,孝道到底是真心,还是流量?
三个月前,成成辞职回村,村里人背地里笑他“北京月薪三万不要,回来啃老”。
没人想到,他拍姥姥烧柴火、姥爷补箩筐,一条视频涨粉三十万。
广告商挤破门,姥姥却一句话:“别把我家弄成菜市场。
”成成把第一笔直播打赏全换成水泥,准备明年春天把老宅漏雨的檐角修好,格局不动,连姥姥腌咸菜的缸都不挪窝。
最新体检表出来,姥姥的血压血糖全回到正常值。
医生说,是“每天有人陪着斗嘴”的药方起了效。
成成把报告单贴在堂屋土墙上,旁边就是去年中秋全家吃剩的螃蟹壳,风干成了标本。
那天夜里,他开直播卖村里滞销的苹果,两千斤一眨眼卖空,果农拎着两筐最歪最丑的果子送来,说“给姥姥熬果酱”。
成成没推辞,转头把果酱分装成小瓶,寄给打赏榜前一百名,备注:甜不甜,姥姥说了算。
政府送来“孝亲敬老模范家庭”铁牌子,姥爷拿它垫了桌脚,说“稳当”。
记者堵门,成成爸爸——那个全程在厨房默默刷碗的男人——第一次开口:“老人怕吵,你们拍我,行,别拍她。
”一句话,把几十家媒体请出院子。
网友众筹“帮姥姥修房子”,成成在评论区留一句:钱够用,缺的是陪她剥豆子的时辰。
我刷到这段,忽然想起自己爸妈。
他们也在老家,智能手机只会按绿色键。
我一年回去两次,给现金,他们转头存银行,说“等你买房”。
成成让我看见另一种算法:陪伴折算成流量,流量再变回房檐下的一块新瓦,瓦片下是姥姥不肯搬走的旧床,床头挂着姥爷六十年前写的“福”——红纸褪成粉,还在。
明年春节,成成说要把外地亲戚全喊回来,开二十桌,杀两头猪。
姥姥已经开始腌酸菜,大缸排满院子,像列队的士兵。
成成拍视频,配文“等你们回来验收”,评论区里一片“想姥姥”。
我点了个赞,顺手把机票加到购物车,心里盘算着请几天年假——毕竟,流量会散,螃蟹会凉,老人还在灶台前等着把最大的那只偷偷留给你。
来源:随性自由的火车4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