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随着短视频行业的蓬勃发展,真实成为内容创作的生命线,但仍有少数自媒体为牟取私利铤而走险,以虚假摆拍冒充社会新闻收割流量。10月12日,公安部网安局正式通报“女子悬赏20万寻找救命恩人”事件调查结果,确认该系列视频系精心策划的摆拍闹剧,涉事6人中2人被依法行政拘
随着短视频行业的蓬勃发展,真实成为内容创作的生命线,但仍有少数自媒体为牟取私利铤而走险,以虚假摆拍冒充社会新闻收割流量。10月12日,公安部网安局正式通报“女子悬赏20万寻找救命恩人”事件调查结果,确认该系列视频系精心策划的摆拍闹剧,涉事6人中2人被依法行政拘留,4人被处以罚款,再次向全网释放了从严整治网络虚假信息的强烈信号 。
今年8月21日,自媒体账号“宋雨霏”发布第一条短视频,画面中账号运营者宋某雪讲述自己在海边溺水被陌生男子救起,为表感激决定悬赏20万元寻找“救命恩人”。这条充满“知恩图报”温情色彩的视频迅速引发关注,随后两个多月里,该账号陆续发布10余条系列视频,以“连续剧”形式演绎寻找恩人过程:从描述恩人“二三十岁、两广口音、身材消瘦”,到声称获取家庭地址、拜访恩人母亲,再到9月25日在广州物流园“偶遇”送外卖的恩人“何某龙”,情节跌宕起伏,多个视频收获数万点赞,账号粉丝量快速涨至21.2万 。
值得注意的是,这些视频均未标注“剧情演绎”等提示,反而明确标注拍摄时间和地点,刻意营造真实事件的假象,甚至对“恩人”名字做消音处理以增强可信度,这种细节设计让不少网民信以为真并主动转发助力寻找。
随着关注度攀升,视频中的不合理之处引发质疑:既急于寻恩又隐匿关键信息,情节推进过于戏剧化,有网民直言“剧本痕迹太重,毫无底线,必须严惩”。10月9日,抖音平台率先介入,认定该账号存在虚构摆拍行为,违反社区自律公约,对其作出禁言处理并清除违规增粉。
公安机关随后开展深入调查,最终揭开闹剧真相:宋某雪与何某龙为实现“暴力起号”,分别捏造“溺水女子”和“救命恩人”人设,伙同陈某胜、吴某辉、林某燕、宋某等4人共同策划拍摄虚假视频,意图通过吸粉引流后以带货、广告等方式牟利,其行为已严重扰乱网络传播秩序,消解社会信任 。
此类以“正能量”为名的虚假摆拍,危害远超普通不实信息。正如中青在线评论指出,这类内容看似传递善意,实则消费公众爱心,导致真正需要帮助的群体可能遭遇信任危机,增加求助成本。从此前“54岁阿姨考上研究生”的虚构闹剧,到此次“寻恩”摆拍,部分自媒体将剧情演绎异化为虚假炒作工具,利用算法流量逻辑收割关注,已成为网络生态的“毒瘤”。今年7月,中央网信办启动“清 朗·整治‘自媒体’发布不实信息”专项行动,正是针对这类突出问题,推动形成常态化治理格局 。此次公安机关依法惩处涉事人员,平台及时处置违规账号,彰显了多方合力整治虚假摆拍的坚定决心。
网络空间不是法外之地,流量红利更不能靠突破底线获取。虚假摆拍或许能换来短期关注,但终究逃不过监管核查和公众审视,最终只会落得账号封禁、依法追责的结局。对于创作者而言,唯有坚守真实底线,产出有温度、有价值的内容,才能实现长久发展;对于平台来说,需完善流量激励机制和内容审核体系,让真实内容获得应有回报。这场摆拍闹剧的落幕,在此为所有自媒体从业者提醒:真实才是内容创作的永恒生命力。
对此,您有什么想法或者观点呢?或者您有没有遇到过刷到过这样的视频呢?欢迎大家评论区讨论。
本文内容基于网络公开信息整理,不代表作者和平台立场,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本文信息来源均来自权威媒体:公安部网安局、澎湃新闻、中青在线、网易新闻
参考信源:
1. 2025年10月12日 公安部网安局《净网—2025|虚假摆拍“女子悬赏20万寻救命恩人”,2人被行拘!》
2. 2025年10月12日 澎湃新闻《已确认系摆拍,2人被行拘!公安部通报》
3. 2025年10月12日 中青在线《摆拍“寻找救命恩人”被拘:假视频传递不出真善意》
4. 2025年10月12日 网易新闻《大反转,确认系摆拍!账号已被禁言,2人被行拘》
来源:生活调色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