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9月29日,柳林县“扫黄打非·护苗2025”暨国防教育宣传进校园活动在柳林县贺昌中学展开。这场将“扫黄打非”与国防教育深度融合的活动,不仅是柳林县近年来推进“扫黄打非”工作的生动缩影,更折射出县域在守护文化安全、培育健康校园生态方面的系统思维与扎实行动,通过多
9月29日,柳林县“扫黄打非·护苗2025”暨国防教育宣传进校园活动在柳林县贺昌中学展开。这场将“扫黄打非”与国防教育深度融合的活动,不仅是柳林县近年来推进“扫黄打非”工作的生动缩影,更折射出县域在守护文化安全、培育健康校园生态方面的系统思维与扎实行动,通过多维度举措构建起清朗文化环境的“防护网”。
聚焦校园主阵地,筑牢青少年思想防线。学校作为“护苗”工作的核心场域,始终是柳林县“扫黄打非”的重点对象。此次进校园活动中,柳林县将“扫黄打非”教育与日常教学紧密结合,通过具象化、互动性的形式让青少年深度参与:播放科普知识视频,用通俗语言解读“扫黄打非”的内涵与涉黄涉非内容的危害,帮助学生建立基础认知;县文化执法队工作人员现场开展正、盗版书籍对比教学,从纸张质感、印刷质量、内容校对等细节入手,传授鉴别盗版的实用技能,让学生在直观对比中认清盗版危害;学生代表宣读《绿色阅读、文明上网倡议书》,以“同龄人发声”的方式强化自我约束意识,引导同龄人主动远离不良信息。这些举措将“扫黄打非”从“被动宣传”转化为“主动参与”,让青少年从教育的“接收者”变为文化安全的“守护者”,切实筑牢校园文化安全的第一道防线。
联动多部门协同,压实全链条监管责任。“扫黄打非”非一人一域之事,需多方合力、全域推进。柳林县在工作中构建起“分工明确、协同联动”的责任体系,形成治理合力。县委常委、宣传部部长王建军在活动中明确各方职责:书店等出版物经营单位需严守“进货渠道关”“内容质量关”,从源头杜绝盗版、非法出版物流入市场;网信部门需强化网络空间综合治理,加大对涉黄涉非网络信息的排查与执法力度,压实平台主体责任,清理网络不良内容;学校则需将意识形态安全教育融入日常,实现“课堂教育+课外实践”的无缝衔接。这种“前端源头管控+中端市场监管+后端校园教育”的全链条治理模式,打破了部门壁垒,让“扫黄打非”工作从“单点发力”转向“全域覆盖”,有效压缩了涉黄涉非内容的传播空间。
创新“护苗+”模式,延伸文化守护触角。柳林县在“扫黄打非”工作中注重创新形式,将“护苗”行动与其他文化教育主题深度融合,拓展工作内涵。此次活动创新性地加入国防教育环节,邀请宣讲员以《赤胆忠心铸丰碑——刘志丹与陕北革命根据地的生死存亡》为题开展宣讲,在普及“扫黄打非”知识的同时,传递红色文化精神,引导青少年在树立健康阅读习惯的同时,厚植家国情怀。此外,活动为“绿书签”合作书店颁发证书、为学校发放绿书签,通过“绿书签”这一文化符号,强化社会各界对“扫黄打非”的认知与参与度,让“绿色阅读、文明上网”的理念从校园延伸至家庭、社会,形成“学校引导、家庭配合、社会参与”的良好氛围。
从校园内的细致教学到全行业的监管协同,从单一“扫黄打非”宣传到“护苗+国防教育”的创新融合,柳林县近年来的“扫黄打非”工作已形成“举措多元、责任明晰、成效显著”的治理格局。这些举措不仅有效净化了校园文化环境与社会文化市场,更培育了青少年健康的文化消费观念与自觉的文化安全意识。未来,随着“扫黄打非”工作的常态化、精细化推进,柳林县将持续织密文化安全防护网,以清朗文化环境为县域文化事业发展与青少年健康成长保驾护航,让健康向上的文化力量浸润柳林大地。 (崔彦平)
来源:黄河新闻网吕梁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