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深夜10点,株洲市中心医院儿科急诊室,一对父母抱着10个月大的宝宝焦急等待。孩子不停咳嗽、呼吸急促,经检查,确诊为呼吸道合胞病毒(RSV)感染。近期,该病毒感染病例呈上升趋势。
株洲日报讯(全媒体记者/董介 通讯员/杨靓 张曦予) 深夜10点,株洲市中心医院儿科急诊室,一对父母抱着10个月大的宝宝焦急等待。孩子不停咳嗽、呼吸急促,经检查,确诊为呼吸道合胞病毒(RSV)感染。近期,该病毒感染病例呈上升趋势。
急诊儿科医生晏敏亮介绍,往年RSV流行期多始于10月中旬,今年明显提前,患者以5岁以下儿童为主,6月龄内宝宝更易受影响,早产儿、免疫力弱的患儿可能出现肺炎、呼吸衰竭等中重度症状,全球每年约3300万5岁以下儿童感染RSV相关重症肺炎。
RSV可通过呼吸道飞沫、气溶胶及密切接触传播,在玩具、门把手等物体表面能存活数小时,家庭、托幼机构易聚集感染。晏敏亮表示,6月龄以下婴儿是重症高发群体,感染后2—4天可能发展为毛细支气管炎或肺炎,家长要留意孩子呼吸频率增快、喘息、鼻翼扇动等重症信号。2岁以上孩子感染多类似普通感冒,要避免传染低龄儿童。
目前无特效抗病毒药,轻症患者可居家护理,腋温超38.5℃且孩子烦躁时用对乙酰氨基酚或布洛芬退热,少量多次补水。预防方面,要勤洗手、对玩具和门把手消毒,流行季别带孩子去人群密集处,家人感冒需隔离。
编辑:李毅哲
二审:王建设
三审:高晓燕
来源:株洲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