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同市召开“辉煌十四五 奋进新征程”主题系列新闻发布会(云冈区专场)

B站影视 欧美电影 2025-10-15 08:57 2

摘要:10月10日,我市召开“辉煌十四五 奋进新征程”主题系列新闻发布会(云冈区专场),云冈区负责同志介绍该区“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成就,并回答媒体记者提问。

“辉煌十四五 奋进新征程”主题系列新闻发布会(云冈区专场)召开

介绍云冈区“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成就

10月10日,我市召开“辉煌十四五 奋进新征程”主题系列新闻发布会(云冈区专场),云冈区负责同志介绍该区“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成就,并回答媒体记者提问。

“十四五”时期,云冈区锚定“跨入第一方阵”总目标,围绕能源之城、算力之城、文化之城建设持续深耕“四大赛道”,扎实推进高质量发展,在经济社会领域取得显著成就。

“十四五”前4年,云冈区地区经济生产总值从“十三五”末的406亿元增至2024年的544亿元,增加138亿元,年均增速4.14%,总量稳居全市第一,连续4年保持全省前十;规上工业增加值年均增速4.73%;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年均增速13.38%,为区域发展提供坚实财政保障;固定资产投资年均100亿元以上,年均增速6.79%,有力拉动经济增长;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稳定在150亿元以上,年均增速4.98%,市场消费持续活跃。2024年,该区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完成4.5万元,年均增速4.87%;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完成2.47万元,年均增速7.07%。

“十四五”时期,该区传统产业全面优化升级,对核定产能120万吨以上煤矿实施智能化矿井建设和技术改造,持续推进煤炭绿色开采;开工建设同热三期2×100万千瓦“上大压小”煤电项目;打造以华阳碳基新材料项目为链主的碳纤维产业链,以中兵铸造项目为链主的军民融合制造产业链,以国网时代为链主的储能产业链,以晋北采煤沉陷区新能源基地为链主的新能源产业链;以华瑞建材、富凯鸿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项目和中能建煤矸石综合利用项目为基础建设固废综合利用基地,形成以新材料、新能源、固废综合利用为主的三大新兴产业体系,产业集群初具规模,集聚效应开始显现。截至目前,全区“四上”企业达342家,其中规上工业企业115家。

该区抓住打造“东数西算”山西枢纽大同集群契机,布局推进算力中心、超算中心建设,吸引储能产业上游企业落地,推动未来产业破冰抢滩占先;强化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以西北工业大学、武汉大学等高校和山西煤化所、国科创新等科研机构为依托,聚焦柔性电子、人工智能等领域,推动校地企合作共建重点实验室等科技创新平台,推动产学研融合发展。

“十四五”时期,全区农作物播种面积稳定在23万亩,其中,粮食18.25万亩、油料1.5万亩、蔬菜及食用菌3.04万亩、其他0.26万亩,播种面积和产量实现大幅增长。大力推广“技术标准化、灌区节水化、旱区蓄水化”,重点实施8万亩有机旱作膜下滴灌技术。建设玉米、高粱、小杂粮单产提升示范片10个,省级黍子良种繁育基地3个。

“十四五”时期,该区坚持设施农业“特”“优”发展战略,温棚总数达4452栋,面积0.57万亩。积极推广叶菜轮作、菜瓜共生、南果北种、花卉培育等模式,建成全市规模最大的草莓产业园区,叶类蔬菜约占全市70%。坚持“稳猪、强牛、兴羊、促禽、增草”发展思路,去年,肉类总产量8550吨、蛋类总产量9268吨、奶类总产量86350吨,奶产量约占全市四分之一。大力支持农业产业化发展,培育国家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1家、省级8家、市级25家。华建油脂压榨一级亚麻籽油、口泉老醋和黄花醋荣获第二十五届中国中部农业博览会金奖。持续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全区农村集体经济收入超亿元村1个、超千万元村7个、超百万元村54个,口泉乡上窝寨村、云冈镇云冈村入选全省村级集体经济发展“十佳村”“先进村”。

该区坚持打造国际文化旅游目的地核心服务区,加快构筑全域旅游发展格局。

大力推动云冈石窟大景区建设,开展《云冈石窟周边区域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规划》编制,与周边焦山寺、观音堂联动发展,稳步推进云冈石窟数字中心、晋华宫国家矿山公园提升等项目,助力开展3A级景区创建,加强对禅房寺砖塔等重点文物保护力度。深度挖掘乡村旅游资源,聚焦西韩岭乡、口泉乡,推动农业采摘、自然风光、人文景观与乡村建设深度融合,着力打造乡村旅游示范村。开发沉浸式研学课程,以“井下探秘”为主题推出工业研学路线;依托魏都冰雪大世界等推出冰灯夜游、冰雪音乐节等活动;建设云冈文化创意产业园,推动建立“云冈文创旗舰店+景区快闪店+电商平台”全渠道销售网络。繁荣发展民宿经济,推动餐饮、住宿等设施和服务提质升级,改造石头村、小站村、杨家窑村等周边村落民宿集群,打造“云冈宿集”。持续提升游客体验,推进国道339改线工程,建设山西大学大同校区至云冈石窟研学旅游公路;推动建设云冈旅游集散中心,集成签订咨询、景点预约、紧急援助等功能;推进加油站、加气站和充电站“三站合一”;打造“数字云冈”平台,引入AR数字导览设备,推动涉旅流量数据监测展示系统和标识引导系统数字化改造,实施客流预警和分流。

“十四五”时期,该区民生支出每年占财政支出比例均在80%以上。

基础设施逐步完善,建成口毛线、张麻线、205省道、旅游路等道路共66.8公里;修建“四好农村路”110公里,农村公路通车总里程达697.6公里;新建和改造雨污水管网115.28公里,口泉地区和恒安新区实现全覆盖。累计打造9个省级、13个市级美丽宜居示范村。社会事业稳步推进,年均提供就业岗位1.2万余个,建成2个零工市场,持续推广“云冈亲人”劳务品牌;完成38所学校和幼儿园维修改造工程,普惠性幼儿园覆盖率达100%,杨家窑学校获教育部全国教育系统先进集体称号;建成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52家;防止返贫监测对象、农村特困人员和低保对象参保率均达100%;城乡低保、特困人员供养和残疾人“两项补贴”提标工作全面完成,各类生活保障金应发尽发。每年承诺的民生实事全部兑现,3000余项民生“小微工程”全部完成。

“十四五”时期,该区全面推进蓝天、碧水、净土、生态修复治理“四大战役”,优良空气天数好于国家下达年度目标;PM2.5年均浓度从36微克/立方米降至27微克/立方米;二氧化硫年均浓度从32微克/立方米降至15微克/立方米;2023年获评全省全面推行河长制湖长制工作先进集体。

“十四五”时期,从城市到农村,大美云冈颜值更高、品质更好、韵味更足,广大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全面提升。

记者:宋芳

摄影:解思晖

责编:王宇 校对:卢珊

审核:邓琳 监制:杨刚

来源:大同日报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