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真是活久见!最近刷到一条新闻,把我给看乐了——河南一位女主播,每天直播12小时,挣的钱不是给自己花,而是拿去给“榜一大哥”还债。
真是活久见!最近刷到一条新闻,把我给看乐了——河南一位女主播,每天直播12小时,挣的钱不是给自己花,而是拿去给“榜一大哥”还债。
你没听错,是女主播给榜一大哥还钱。
事情是这样的:这位王女士刚当主播半个月,就遇到一位“豪横大哥”,天天刷礼物、时刻守护,把她感动得不行。两人见面吃饭聊得火热,结果没过几天,大哥开始“哭穷”,说自己遇到困难,三次借走王女士5.6万元。
图片来源于微博
更魔幻的是,王女士这些钱,有的是她辛苦攒的,有的还是她借网贷凑的。
现在“大哥”失联了,王女士只好起诉。而她为了还债,每天直播12小时,挣来的钱全填进了这个无底洞。
看完这条新闻,我真是又气又笑。气的是,这种“主播反被榜一骗”的戏码,居然还在2024年上演;笑的是,这背后的逻辑,简直是把直播行业的“潜规则”扒了个精光。
你以为的“大哥”,可能是个“职业收割机”
很多人还停留在“榜一大哥=土豪老板”的刻板印象里,殊不知,现在的“大哥”早就产业升级了。
图片来源于微博
他们有的是“套路刷手”,先给你刷一波礼物,取得信任,再找理由借钱、套现,最后人间蒸发;
有的是“情感骗子”,专门针对新人主播下手,利用她们“想留住金主”的心态,一步步引她们上钩;
还有的甚至是“团伙作案”,有人负责刷榜,有人负责聊天,有人负责见面……就等你掉进陷阱。
这位王女士遇到的,大概率就是个“职业演员”。
你以为他刷的是真心,他算的是你的本金。
主播?不过是“情绪劳工”罢了
很多人羡慕主播“轻松赚钱”,但你看这位王女士——每天直播12小时,挣的钱不够还债,还得搭上自己的信用去借贷。
这哪是“主播”?这分明是新时代的“情绪流水线工人”。
你要不断说话、不停互动、时刻保持微笑,哪怕心情再差,也得对屏幕喊“谢谢大哥”。
你付出的不只是时间,还有情绪、尊严,甚至人格。
而最后赚的钱,可能还不够“大哥”一场戏的演出费。
直播行业的“韭菜”,一茬比一茬鲜嫩
为什么这种低级的骗局,总能屡试不爽?
因为直播行业的本质,就是一场巨大的“情绪交易”。
刷礼物的人买的是存在感,收礼物的人卖的是陪伴感。
而当“交易”变得不平等,弱势的一方就成了待割的韭菜。
尤其是新人主播,既缺乏经验,又急于赚钱,最容易成为骗子的目标。
她们以为遇到了“真大哥”,其实只是别人剧本里的一个配角。
我们不缺“反转新闻”,缺的是“清醒头脑”
这件事最讽刺的点在于:
一个本该靠打赏赚钱的主播,最后却为了“打赏她的人”去打工还债。
你说她傻吗?也许。
但更值得思考的是:为什么那么多人,明明在屏幕前精明无比,一到现实中就被“情感套路”骗得团团转?
因为人性的弱点,从不过时——
我们太容易相信“突如其来的好意”,也太害怕“失去已有的关注”。
图片来源于微博
直播行业没有变,变的只是“割韭菜”的方式。
从早期的“刷榜冲业绩”,到现在的“借钱玩消失”,套路一直在迭代,唯一不变的,是那些总觉得自己“不会被骗”的人。
如果你也在做主播,或者想进入这个行业,记住一句话:
所有突如其来的“馈赠”,早已在暗中标好了价格。
而那个价格,可能你根本付不起。
来源:海海一点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