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它把经典朗逸的入门价直接砍低两万,裸车7.28万就能开走,贷款落地8万出头,听上去像捡漏。
7万出头就能挂大众标,可后排只能塞下半条腿,这笔账到底划不划算
把钱压到极限,还要合资身份,朗逸新锐成了4S店销售嘴里最常被提及的那台车。
它把经典朗逸的入门价直接砍低两万,裸车7.28万就能开走,贷款落地8万出头,听上去像捡漏。
可便宜背后,省掉的到底是什么,得拆开看。
发动机是EA211的1.5L自然吸气,110马力,扭矩141牛米,数据比国产1.5L平均低10牛米左右。
市区代步够用,空调全开、坐满四人,起步那一下明显沉。
高速超车得提前留距离,100公里后再踩油门,转速拉高,车速却爬得慢。
油耗倒真省,实测综合6.8L,夏天开空调7.2L,比同排量国产低0.5L左右,按一年一万公里算,油费能省四百块,十年省四千,算是对得起大众标。
6AT变速箱来自爱信,成熟到不能再成熟,换挡冲击小,维护便宜,路边店换一次循环机油三百多。
国产同价车很多配CVT,坏了只能回4S,动辄五六千。
这一点是朗逸新锐最实在的隐藏价值:后期掏钱的坑少。
底盘前麦弗逊后扭力梁,调得比老款硬朗,高速变道不飘,过减速带却颠。
后排乘客最遭罪,遇到连续补丁路,屁股会被弹离座椅。
隔音只比面包车强一点,80公里胎噪明显,100公里说话得提高音量。
对经常跑长途的人,这车的舒适短板比动力短板更致命。
安全没缩水,主副驾气囊、前排侧气囊、前后头部气帘全系标配,ESP、主动刹车、定速巡航也给齐,低配缺倒车影像,销售通常送加装,成本两百块,算良心。
同价位合资对手里,英朗只有四个气囊,科鲁泽顶配才给气帘,这一点朗逸新锐占了上风。
空间是最大槽点。
轴距2610mm,比经典朗逸短70mm,后排腿部只剩一拳两指,中间地台鼓包高,坐三人得叉腿。
后备箱倒方正,能塞下24寸行李箱两个加几个背包,家用买菜够用,婴儿车得斜着放。
把后排坐垫翻起来,能看到裸露的金属支架,省成本省到肉眼可见。
内饰硬塑料占九成,门板敲起来空洞,方向盘只能上下调,座椅旋钮靠背转半天才放倒。
车机是小屏黑白机,蓝牙连上只显示号码,想听歌名得掏手机。
国产同价位早配上语音控制、在线导航,坐进新锐像回到五年前。
对配置党,这车就是灾难;对只认发动机、变速箱、底盘三大件的人,反而清净,需要的东西少,坏的概率也低。
保值率算隐藏福利。
中国汽车流通协会数据显示,三年车龄朗逸新锐残值率58%,同价国产帝豪47%,差出十一个点。
开三年想换车,新锐能比帝豪多卖七千块,相当于每年折旧便宜两千多。
把省油、保值两项加一起,用车成本立刻比国产低一截,这是很多人忽略的真香点。
竞品对比,7万级合资还有雪佛兰科鲁泽、别克英朗。
科鲁泽1.5L配6AT,优惠后7.5万,马力113,扭矩141,数据几乎一样,底盘更软,隔音稍好,但三年残值只有52%。
英朗1.5L优惠后7.9万,内饰软料多,后排空间大一指,可变速箱是6速双离合,低速顿挫,可靠性口碑一般。
比来比去,朗逸新锐胜在保值和后期省心,输在空间和舒适。
国产阵营,吉利帝豪第四代1.5L CVT豪华型落地8万,空间大两圈,配置满到天窗、全液晶仪表、车联网全齐,座椅软,隔音好,可CVT冷保护让人冬天起步干着急,三年残值率跌到47%,卖车时心疼。
长安逸动PLUS 1.6L CVT豪华型8.2万落地,动力强15马力,后排能跷二郎腿,车机还能语音点外卖,可市区油耗8L,保养一次比大众贵一百,长期算下来,省油钱被吃回去。
怎么选,得看用车场景。
每天通勤五十公里以内,城市快速路多,对动力没要求,只想省油、省心、保值,朗逸新锐是合格工具。
经常满载跑高速、山路,或者对大屏、语音、真皮座椅有执念,加两万上经典朗逸1.5L自动视野版,空间、隔音、内饰都上一个台阶,还保留6AT。
预算卡死8万内,国产帝豪、逸动PLUS能给到越级享受,但要接受三年后卖车多亏几千。
一句话总结:只要肯接受后排小、动力肉、内饰素,朗逸新锐就是7万级最便宜的合资保底选择;想要舒适配置,得把大众标换成国产车标,再准备日后卖车多掉的钱。
省在当下还是省在未来,这笔账每个人答案不同。
来源:莲渚观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