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10月3日中午12点,xVESSEL与芭比联名粉色马毛头等舱女士拖鞋正式发售。”这类消息在潮牌圈迅速传播。与此同时,瑞幸与茅台联名的“酱香拿铁”首日销量突破542万杯,销售额突破1亿元,刷新了瑞幸咖啡的单品纪录。
珠峰扫地僧品牌营销笔记——
●联名营销早已不是简单的logo叠加,而是品牌精准触达用户的一把利器。
“10月3日中午12点,xVESSEL与芭比联名粉色马毛头等舱女士拖鞋正式发售。”这类消息在潮牌圈迅速传播。与此同时,瑞幸与茅台联名的“酱香拿铁”首日销量突破542万杯,销售额突破1亿元,刷新了瑞幸咖啡的单品纪录。
这些看似不相关的品牌通过联名创造出惊人的市场效益,绝非偶然。
2025年,联名营销已成为品牌常态。从万达电影与《光与夜之恋》推出联名“痛桶”吸引超40万玩家参与,到蜜丝婷与《光与夜之恋》联名销售额超558万,联名营销从边缘战术进化为品牌核心战略。
品牌联名为何能在众多营销手段中脱颖而出?它又是如何成为品牌增长的重要引擎的?
联名营销的背后,是品牌对流量、用户和场景的精准把握。
流量共享是联名最直接的收益。在注意力经济时代,品牌通过联名实现流量互换,扩大曝光。瑞幸与茅台的合作就是典型案例,通过创造性的“酱香拿铁”,在社交媒体上引发广泛讨论,多个相关话题登顶微博热搜。
用户互补是联名的核心价值。茅台通过联名实现了品牌年轻化战略,触达了20-35岁的年轻消费者,而这正是瑞幸的主力客群。
场景融合则进一步拓展品牌边界。杜蕾斯与沃尔沃基于“安全”的共同点合作,而茶百道与泸州老窖则推动“微醺时刻”与“茶饮时刻”的融合。
不是所有联名都能成功,成功的联名往往具备三大要素。
情感共鸣是基础。当“不醉不归”转向“适度微醺”,年轻人的饮酒爱好正发生转变。中国酒业协会《2025中国白酒中期研究报告》显示,年轻消费群体已占白酒消费主力的60%以上。
产品创新是关键。联名不是简单的logo叠加,而是产品层面的深度共创。茶百道与泸州老窖的“醉步上道”主打“真白酒、直接倒”,每一杯都直接加入泸州老窖白酒,这种真实性引发了消费者的热情追捧。
品牌契合是保障。联名双方调性必须一致,否则难以引发消费者共鸣。杜蕾斯与德芙的感恩节互动,通过“亲爱的德芙巧克力:因为你旳怦然心动,才有了我的初次登场”的文案,自然连接了两个品牌。
虽然茅台官方辟谣,但对品牌的传播力是相当有力的。
04 实施路径成功联名的实施,需要一套系统的方法论。
精准定位是起点。茅台之所以选择瑞幸,正是因为瑞幸拥有1万多家门店直接触达目标受众的能力,以及擅长跨界联名和话题营销的经验。
深度共创是过程。瑞幸与茅台的联名经过了半年的筹备,瑞幸团队当面向茅台集团董事长丁雄军提案,经过漫长讨论才最终确定合作细节。
整合传播是保障。瑞幸与茅台的联名采用了多渠道传播策略,在抖音渠道就卖出了超过100万杯,同时通过官方视频说明每杯酒精度数低于0.5%vol,防范了可能的舆情危机。
随着联名营销进入深水区,品牌需要更加谨慎和专注。
避免“为联名而联名”。联名营销的核心不是两个品牌搞买一送一,而是要把联名当做沟通的渠道,传递品牌价值。
警惕流量退潮风险。瑞幸与茅台的联名虽然首日销售额突破1亿元,但消费者对于“酱香拿铁”的评价两极分化严重,这可能会影响产品的长期复购率。
从营销转向产品本质。业内观察者认为,品牌联名已从单纯的营销曝光,进阶至产品、用户、场景三位一体深度融合的系统工程。
联名营销如同一场精心策划的婚姻,短暂的喧闹过后,真正能留住用户的永远是产品本身的价值,能让用户记得什么、念想什么和传播什么很重要。
随着消费者日益理性,唯有那些真正理解用户需求、创造独特价值的联名,才能在这场没有终点的竞赛中持续赢得掌声。
对创业者而言,联名不是救命稻草,而是品牌发展到一定阶段后,与用户建立更深度连接的战略选择。
来源:百搭熊傲雪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