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军上将发出警告:中国实力被严重低估,2030年就能追平美俄

B站影视 欧美电影 2025-10-14 22:48 2

摘要:2030年,中国的核弹头数量或将达到1500枚,逼近美俄。这不是中国官方的预告,而是美国空军参谋长威尔斯巴赫在国会听证时抛出的预判。他的语气很重,称美国必须重新评估中国核能力的“速度与决心”,否则将面临严重后果。

本文内容均引用权威资料结合个人观点进行撰写,文末已标注文献来源,请知悉

2030年,中国的核弹头数量或将达到1500枚,逼近美俄。这不是中国官方的预告,而是美国空军参谋长威尔斯巴赫在国会听证时抛出的预判。他的语气很重,称美国必须重新评估中国核能力的“速度与决心”,否则将面临严重后果。

美国空军参谋长威尔斯巴赫

威尔斯巴赫此番表态,直接把中国推向了“对等核大国”的标签。他还提到,中国目前的核弹头总量已经超过600枚,并以每年稳步扩张的态势逼近1500枚的门槛。这一说法来源于美国国防部2024年的评估报告,尽管它未曾公布详细来源,却成为美国政军界对华发力的新借口。

当威尔斯巴赫话锋一转,将话题引到“金穹”计划时,一切才开始变得清晰。他声称:“为了应对中国在核力量上的增长,美国必须投入更强大的防御系统。”所谓“防御系统”,指的正是特朗普政府力推的那项太空反导工程——金穹计划。

马斯克和特朗普讨论关于金穹计划

这个项目并不便宜,预算初步估计高达1750亿美元。特朗普团队希望在2029年前将其部分系统投入使用。部署重点不是传统导弹基地,而是太空轨道。也就是说,美国要把拦截器送上太空,实时拦截洲际导弹,以构建“全天候反打击网”。

表面上,这一切是为了“安全”。但细想却让人后背发凉。美国不但把金穹说成“防御措施”,还试图借中国核能力的增长来给这个计划贴金。这种“先渲染威胁、再推进军费”的做法,过去在对苏战略中就用过,如今不过是换了剧本,照本宣科。

美太空空间站

不仅如此,中国外交部在金穹计划公布后立即发声,指出这套系统不仅具有高度进攻性,而且有加剧太空军备竞赛的危险。外交部发言人直言:“这将破坏全球战略稳定,引发新一轮军备升级。”而在此后的联合国会议上,中国代表更是警告,美方此举恐将现有的太空和平共识一举打破。

不仅中国反对,连朝鲜都忍不住站出来表态。5月26日,朝鲜外务省发布声明,称金穹项目是“外太空核战争设想”,美国正试图将战争边界推向天空。

朝鲜外务省大会现场

美国当然知道这些质疑。但这并不妨碍它继续操纵话语体系。只要舆论相信“中国即将追上美俄”,金穹的存在就变得“有理有据”。这是一个政治与军事捆绑的典型操作

更令人玩味的是,美方对中国核政策的刻意歪曲。中国在历次军控谈判中明确表示,奉行“最低限度防御”战略,不搞先发制人,不参加核竞赛。中国核武器的作用只是确保战略威慑,并不追求数量与规模的绝对对抗。

中国奉行绝不首先使用核武器原则

但美方并不关心这一立场,而是反复强调中国“增长趋势”,把这一过程定义为“扩张”,再反过来为自己的“反制方案”寻求合理性。

这套逻辑的核心,其实只有两个字:预算。在美国,国会山里掌握拨款权的是一群时刻被选民盯着的议员。他们在通胀、失业、社会问题等方面焦头烂额,唯独对“国家安全”预算放得很宽。而金穹项目就是这样一个能靠“吓唬人”拿到巨资的计划。

美国国会山

在美军内部,很多高层都明白这一套路。他们的角色不是单纯的战略官员,更是项目“推销员”。在预算紧张的当下,如何制造“新威胁”、如何提高“紧迫性”、如何让媒体“自发跟进”,这才是他们的看家本事。

这一次,中国成为“故事主角”。美军将领在公开场合不断重申“中国核崛起”,媒体不断放大“2030年追平美俄”,再由国防部“更新评估报告”,最终形成一个闭环。金穹计划顺理成章地登上预算案,就像一场精心编排的剧本,每个角色都在按部就班地推动剧情。

美国总统特朗普

但事实永远无法掩盖。中国目前的核武库体量远不及美俄,即便到了1500枚,也仍低于两国现役部署的1700余枚。而美俄的核储备早已突破万枚,仅美国就拥有三位一体核打击体系,并在全球部署反导系统。

俄罗斯总统普京

在这样的现实面前,美方再怎么渲染,也无法遮盖自身才是真正的核优势方。而中国不过是在为自身国家安全,构建一个最基础的“底线威慑”。

从中国立场来看,回应美国的“舆论攻势”不需要靠对抗,而靠透明。中国近年在多边场合频繁提出“核战略透明性”、“反对太空军事化”、“构建全球安全共同体”等理念,就是为了告诉世界:中国不是威胁,但也不会被威胁。面对这种“借威胁谋预算”的老套路,中国不吃这一套。

参考资料:

《美发布“金穹”导弹防御系统发展规划》2025年05月21日 来源:新华网

《朝鲜:“金穹”是美国太空核战争剧本 旨在维持霸权》2025年05月27日 来源:新华社

来源:未央文史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