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不会吧不会吧?我们在网上刷了800遍西夏陵的“小土包”,结果它反手就拿了个“世界遗产”身份?从前觉得它低调,现在才懂是咱草率了!
日出里的西夏陵 宁夏银川 图源/视觉中国
不会吧不会吧?我们在网上刷了800遍西夏陵的“小土包”,结果它反手就拿了个“世界遗产”身份?从前觉得它低调,现在才懂是咱草率了!
今天不聊别的,聊穿越——假如你一觉睡醒,人在西夏,语言全通,但开局只有……一片戈壁滩。
来做个生存测试,看你能混到第几关?会不会挂?
航拍宁夏银川西夏陵3号陵 图源/视觉中国
第一届生存测试之
我在西夏当首富
你,突然穿越了!
幸运的是语言无障碍,不幸的是…开局一把沙,装备全靠打。
救命,这到底是哪?!
Q1. 你渴得快冒烟,终于找到一户人家。屋主好心给你水喝,你却盯着他家房顶发呆——上面蹲着个没见过的神兽(如图)…此时你内心OS:我不会穿到了?
A. 文艺范大宋
B. 土豪风大辽
C. 神秘风西夏
点击就看,正确答案!
C. 神秘风西夏
“迦陵频伽”,佛教经典称“妙音鸟”,其陶像出土于西夏陵中的3号陵。
(拜托阿sir,这应该不会错叭,本期主题就是西夏陵哦~)
3号陵陵塔,座落于西夏陵区的中心,位置显赫,规模最大,被专家认定是西夏开国皇帝李元昊的泰陵 图源/邓文韬
Q2. 屋主觉得你不是一般人,请你吃饭!酒过三巡他突然问:“和‘洛阳花’齐名的‘天下第一’都有啥?”你冷汗直冒,赶紧选:
A. 夏国剑、契丹鞍
B. 鸡距笔、端砚
C. 洛阳铲、摸金符(救命,盗墓小说看多了!)
D. 蜀锦、小天才电话手表
点击就看,正确答案!
A. 夏国剑、契丹鞍
剑作为“百兵之帅”,在中华传统文化中象征威严、权力与侠义。历史上,西夏人曾以领先的熔锻淬火技术和鼓风技术打造出无数宝剑。在北宋人的眼中,夏国剑是与蜀锦、端砚、契丹鞍、洛阳花齐名的天下第一,它的锋利,可是让北宋文豪苏轼都赞叹不已哦。
Q3. 他大手一挥,要送你一件珍藏帽饰!你觉得你会收到:
A. 绣满牡丹的宋风帽
B. 鎏金镶绿松石的土豪钩扣
C. “大人,小孩才做选择!”
点击就看,正确答案!
B. 鎏金镶绿松石的土豪钩扣
爱美之心,人皆有之!考古学家曾从西夏6号陵中发现过一件椭圆形帽饰构件:表面鎏金,花蕊镶嵌绿松石,周围饰连珠,颇似一朵盛开的菊花。它的出土,证明西夏人已掌握锻压、鎏金、镶嵌等多项工艺!
Q4. 你带着启动资金杀进都城兴庆府创业!听说西夏皇室超爱一种纹样,你会囤啥货?
A. 荔枝纹金牌饰(荔枝:看没看过长安的荔枝?我保鲜是个大难题!)
B. 葡萄纹酒杯(“葡萄美酒夜光杯”了解一下!)
C. “暴富”符咒文创(哪个打工人能拒绝?)
点击就看,正确答案!
A. 荔枝纹金牌饰
出土于西夏6号陵的荔枝纹金牌饰,造型精巧,展现了高超的金属加工水平。但荔枝这种水果在古代西北地区相当罕见,大多数西夏人可能一辈子也尝不到。究竟为什么这件荔枝纹样的金器被西夏统治者视若珍宝,随葬黄泉呢?
Q5. 你被皇帝召见逛宫殿!他指着屋脊上一个龙首鱼身的绿釉大家伙考你(如图),你自信回答:
A. 象征皇权,我最尊贵
B. 防火神兽,原型是水神
C. 古代给鸟导航用的,防鸟撞(?)
点击就看,正确答案!
B. 防火神兽,原型是水神
鸱吻是屋脊上的大型装饰。中国古代建筑以木质为主,防火至关重要。中原传说中 “鱼虬”水神具备灭火能力,西夏借鉴这一理念,将鸱吻置于屋脊,既延续了中原的防火寓意,其造型又展现出西北的粗犷风格。
Q6. 你书铺开遍全国,不仅成了文化KOL,还成了与大宋之间的文化桥梁!回想辉煌人生,最关键的是:
西夏文《论语全解》第六卷 图源/邓文韬
A. 我,穿越者,智商碾压!
B. 祖宗地盘打得好
C. 西夏皇帝带头搞儒学、开科举
点击就看,正确答案!
C. 西夏皇帝带头搞儒学、开科举
景宗元昊:立国之君,开设“汉学”;
崇宗乾顺:将“汉礼”固化西夏统治思想,设立“国学”;
仁宗仁孝:在全国建立州县学校与孔庙,将儒学推广至地方;尊孔子为“文宣帝”,并开创科举取士制度。
Q7. 梦回现代,你带学者参观西夏陵。他指着一个弓腰瞪眼的石雕(如图)问是啥,你说:
A. 镇墓天王B. 志文支座
C. 土地公(你猜)
点击就看,正确答案!
B. 志文支座
在古代中原地区,驮碑的“重任”往往交给赑屃。可是在西夏陵,驮着千斤巨碑的却是一个个弓腰缩背,屈膝下跪的巨人。它们双目瞪视,獠牙外露,胸部浑圆,双臂粗壮。“志文支座”意为安放石碑的底部支架。
以上!穿越西夏生存测试结束!你答对了几题?
正确答案:C A B A B C B
快来评论区对答案、晒成绩吧!
本周四晚19:00,中国国家地理大讲堂——《如果我穿越到了西夏》,我们特邀宁夏大学西夏学研究院副教授邓文韬,和大家一起聊聊关于西夏陵的那些事儿。快来预约直播间,我们不见不散~
中国国家地理大讲堂
第783位讲师 邓文韬
邓文韬,法学博士,宁夏大学西夏学研究院副教授,博士生导师,《宁夏大学学报》副主编,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历史学专业负责人。主要从事西夏史、元代民族史、与中国古代碑刻研究。
关于西夏陵
西夏陵位于宁夏银川西郊的贺兰山东麓,是西夏时期(公元1038-1227年)留存至今规模最大、等级最高、保存最完整的考古遗存。2025年7月11日,在法国巴黎召开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47届世界遗产大会上,“西夏陵”经审议通过,成功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成为中国第60项世界遗产。
世界遗产委员会指出,西夏陵的空间布局与陵寝制度承袭唐宋传统,同时融入了佛教元素与党项民族的独特信仰和习俗,是多元文化交融影响的杰出见证。
来源:中国国家地理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