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乌东德水电站是实施“西电东送”的国家重大工程。希望同志们再接再厉,坚持新发展理念,勇攀科技新高峰,高标准高质量完成后续工程建设任务,努力把乌东德水电站打造成精品工程。要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科学有序推进金沙江水能资源开发,推动金沙江流域在保护中发展、在发展中
乌东德水电站是实施“西电东送”的国家重大工程。希望同志们再接再厉,坚持新发展理念,勇攀科技新高峰,高标准高质量完成后续工程建设任务,努力把乌东德水电站打造成精品工程。要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科学有序推进金沙江水能资源开发,推动金沙江流域在保护中发展、在发展中保护,更好造福人民。
——习近平对金沙江乌东德水电站首批机组投产发电作出的指示(2020年6月28日),《人民日报》2020年6月30日
2020年6月29日
镶嵌在金沙江上的“绿色明珠”
乌东德水电站首批机组投产发电
正式点亮了清洁能源发展的新征程
习近平总书记对此作出重要指示
努力把乌东德水电站打造成精品工程
乌东德水电站为何能承载如此高的期望?
乌东德水电站鸟瞰图
在峭壁上绘就水电蓝图
金沙江作为长江上游的“水能宝库”
全长约3500公里
天然落差约5100米
蕴藏着丰富的水能资源
是水力发电的天然宝地
乌东德水电站
便位于四川省会东县
和云南省禄劝县交界的
金沙江干流河道上
与白鹤滩、溪洛渡、向家坝
并称金沙江干流
四颗世界级“水电明珠”
早在20世纪50年代
乌东德水电站就已启动
前期勘探工作
此后60余年里
伴随着金沙江流域
水利水电开发的
普查、勘测、规划和设计工作
几代勘探者深入金沙江腹地
为乌东德水电站“画像”
2010年
乌东德水电站的
预可行性研究报告通过审查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同意开展电站建设前期工作
乌东德水电站中孔过流
据时任乌东德勘测项目部经理
黄孝泉回忆
为勘察清楚每一处地质情况
勘探者要在近乎垂直的峭壁上
一点点开凿勘探路
而这条所谓的“路”
宽度仅一只手臂长
行走时稍有不慎就会坠崖
更严峻的挑战来自地质风险
距坝址仅900米处
矗立着规模超6亿立方米的
金坪子滑坡体
一旦失稳
将直接堵断金沙江
引发灾难性后果
这一勘探难题在业内无经验可循
却成了勘探者必须啃下的 “硬骨头”
尽管条件艰苦
但筹备组克服万难
仅用了三个月就完成踏勘
2015年12月
乌东德水电站核准开工
2019年12月16日
乌东德水电站地下厂房内
首台水轮发电机组最重要组件、
重达2100吨的转子吊装成功
2020年6月29日
乌东德水电站首批机组正式投产发电
2021年6月16日
乌东德水电站12台机组全部投产发电
金沙江的水化作了源源不断的清洁绿电
点亮万家灯火
多项技术斩获“世界第一”
从开工建设到全面投产
乌东德水电站始终与“世界级挑战”为伴
金沙江干流峡谷两岸
近千米高差的自然边坡、
复杂多变的地质条件
考验着建设者的智慧与勇气
大坝浇筑是水电工程的 “重头戏”
而“无坝不裂”一直以来
都是国内外水电大坝行业
难以攻克的难题
为保证在复杂地形下的建筑质量
工程在全球范围内首次全坝采用
低热水泥混凝土浇筑
这一创新从源头控制了
混凝土的水化热
开创了世界水坝建造史上的先河
在结构设计上
建设者们巧妙利用了
金沙江V形河谷的特殊地形
采用了双曲拱形设计
这一设计不仅极大减少了水泥用量
使其拱梁作用得到更好发挥
还实现了工程量最小
与投资最省的目标
完美兼顾了大坝的安全性与经济性
成为水电工程 “因地制宜” 的典范
右岸地下电站主厂房全景
为适配金沙江深而狭的峡谷地形
水电站将大量建筑结构“藏”进两岸山体
打造出规模宏大的“地下长城”
为容纳主要发电设备
施工人员在山体内开凿出了
长333米、宽32.5米、高89.8米的
巨型主厂房
高度相当于30层楼
打破了地下电站主厂房
开挖高度的世界纪录
成为乌东德水电站
众多“世界之最”中又一个闪亮的里程碑
站在金沙江畔举目远眺
峡谷与大江相映成趣
乌东德水电站
如同一座钢铁铸就的绿色丰碑巍然屹立
赓续着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绿色答卷
审核丨樊弋滋
监制丨轩玮
文案、责编丨邓婉颖
美术设计丨杨桦
校对 | 王子月
中国水事综合中国三峡集团、新华社、科普时报、央广网整理
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中国水利报社新媒体中心( 影视制播中心 )出品
来源:中国水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