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秋雨连绵农时紧,一行白鹭伴耕耘。与大陆春播秋收不同的是,金秋十月,海岛迎来一年一度的幼嫩海带苗分苗暂养的关键期。在长岛大钦岛乡的万亩海田里、滩涂边,渔民们抢时机、接苗帘、忙分苗。
大小新闻客户端10月14日讯(YMG全媒体记者 苗春雷 通讯员 王烨)秋雨连绵农时紧,一行白鹭伴耕耘。与大陆春播秋收不同的是,金秋十月,海岛迎来一年一度的幼嫩海带苗分苗暂养的关键期。在长岛大钦岛乡的万亩海田里、滩涂边,渔民们抢时机、接苗帘、忙分苗。
在大钦岛客港,养殖场工人将一箱箱育苗器搬上岸,转运到养殖船上,接着运往养殖海域。渔民们披上雨衣,争分夺“苗”,抢抓农时,力争半天内将“襁褓”中的小苗挂到海里。
随船驶进大钦岛乡1.3万亩海带养殖区,海面上顿时热闹起来,行行“田垄”在雨幕中延展。渔民们拽着养殖筏架缓缓推进,将海带幼苗挂到海带架子上,一条条泛着棕色光亮的育苗器在海水中摇曳生姿。
尽管雨丝绵密,汗水、雨水浸湿了衣衫,但渔民们的脸上始终洋溢着坚定的神情。
“又到一年养苗季,今年分别从大连、烟台蓬莱采购了‘B013’‘玉带’‘早熟’各品种苗百十帘,现在进行分苗工作,这个苗要立来立分,保证质量。把育苗器裁剪成合适的尺寸,系上坠石,绑到架子上,暂养一个多月以后,我们就开始进行夹苗工作。”正在系坠石作业的小浩村养殖一场下海队长高长杰抹了把脸上的雨水,期盼一个月后能采摘20余公分的头茬苗,把活计的艰辛化作来年的希望。
一场精细协作的海带分苗“接力赛”在秋雨中展开:剪帘人员拆帘、缠绕、剪断、过水,每一个动作都精准到位;一双粗糙的手小心翼翼地将准备好的坠石系紧“育苗襁褓”,轻拿轻放,码放船舱;挂苗人员依据海带筏架预设的吊绳,将条状育苗器“对号入座”……一条高效运转的“流水线”下来,绒毛大小的海带苗就从苗帘搬进了“新家”。
海带生产,好“芯”是关键。大钦岛海带有着近70年的养殖历史。近年来,大钦岛乡不断探索“院所+专家+企业+渔户”的产学研一体化模式,加快藻类养殖转型升级。2025年,以“B013”“克隆E25”、丰宝为主要海带养殖品种,拓宽海带养殖面积达1.3万亩、近300万绳,加工干海带2.4万余吨,总产值达2亿元。“好芯”激活了“蓝色粮仓”发展新动能。
责编:王修齐
来源:大小新闻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