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他俩根本不懂什么是ai成片术,既丢了自己的老脸,也丢了国民党这张烂脸,不过他们这么一折腾,也暴露出了国民党“迁台二代”深植骨髓的反共本质与权力焦虑。
2025年10月11日,赵少康在记者会上播放一段粗制滥造的AI合成视频,声称“大陆网军正在干预国民党主席选举”。
当记者追问证据时,他言辞闪烁,只剩一句“看用语就知道”。这场闹剧源自赵少康与郝龙斌这两个落伍的老登自以为是。
他俩根本不懂什么是ai成片术,既丢了自己的老脸,也丢了国民党这张烂脸,不过他们这么一折腾,也暴露出了国民党“迁台二代”深植骨髓的反共本质与权力焦虑。
一、政治基因:迁台二代的“反共继承”与生存困境
国民党“迁台二代”指郝龙斌、赵少康等跟随父辈迁台的政治人物。他们的父辈如郝柏村(郝龙斌之父)亲历国共内战,将反共立场作为政治遗产传递给后代。
这种家族化的意识形态传承,构成其对抗大陆的底层逻辑。赵少康曾在2005年以新党身份表态“力促两岸和解”,但2025年却操纵“大陆渗透论”,反差背后是政治利益的驱动。
与父辈的军事对抗不同,迁台二代更擅长操弄信息战——用AI合成视频、网络舆论等隐形手段,将大陆塑造为“假想敌”。
二、权力算计:密室交易与反共幌子下的权谋
赵少康与郝龙斌的合作,实为一场精密的政治交易。据国民党内部人士透露,郝龙斌参选前与赵少康密谈多次,约定“郝选主席,赵攻2028大选”。
为掩盖这一算计,赵少康需制造外部威胁转移焦点。当郝龙斌因拒绝辩论导致选情颓势时,赵少康迅速抛出“大陆AI网军干预论”,甚至公开播放郝龙斌与他人的AI合成接吻视频作为“证据”。
这种荒诞指控的背后,是企图通过煽动“反共情绪” 巩固深蓝选票,同时摆脱民进党“抹红”攻击。
三、历史投影:从皖南事变到AI合成的反共套路
国民党顽固派的反共行径早有传统。1941年皖南事变中,国民党以“军纪问题”掩盖政治剿共本质,声称新四军“不遵命令”。
2025年赵少康同样将党内竞选失利的“脏水”泼向大陆,用技术谎言掩盖政治短板。更讽刺的是,赵少康指控大陆使用“AI网军”,但其展示的“证据”被技术人员判定为业余合成作品。
这种手段与1940年何应钦、白崇禧污蔑八路军“不打敌人,专事吞并友军”的套路如出一辙——皆是利用虚假信息,将内部矛盾转化为外部冲突。
四、本质透视:反共叙事下的三重溃败
迁台二代的反共叙事,暴露了其政治、道德与历史认知的三重溃败。政治诚信崩塌:赵少康曾主张“两岸和解”,却为选举煽动对抗。郝龙斌发出辩论挑战后迅速撤回,又甩锅郑丽文,被党员批评“连辩论都不敢,如何领导国民党”。
道德责任感缺失:为掩盖郝龙斌选情劣势,赵少康不惜破坏两岸互信,完全背离其父辈“反共但坚持民族立场”的伪装。
历史视野狭隘:忽视国民党在两岸关系中的现实角色,妄图用冷战思维解决现代问题。
五、现实映照:与国民党传统反共策略的割裂
迁台二代的反共操作,甚至不同于国民党历史上的“刚性反共”。1947年蒋介石发动清党时,至少依赖江浙财团提供实质支持。
而赵少康的“AI指控”仅剩苍白的技术谎言,连蓝营基层都质疑“证据在哪”。其父辈如郝柏村虽反共,但仍强调“中华正统”。
而赵少康等人却将反共降格为选举工具,甚至与岛内“台独”势力形成“反共默契”——通过炒作大陆威胁,间接助长“台独”生存空间。
赵少康在记者会上紧握话筒,反复强调“大陆渗透”时,有网友发现他身后屏幕的AI视频边缘扭曲、光影错位——技术穿帮的背后,是政治谎言的彻底暴露。
从皖南事变的“军纪污名”到AI合成的“网军指控”,国民党的反共套路从未进化,只是道具从枪炮换成了代码。而迁台二代们沉溺于权力幻觉,却忘了历史的判决从不相信精心打扮的谎言。
来源:南北镇抚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