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作为一种“活的”药物,嵌合抗原受体T细胞(CAR-T 细胞)疗法与传统药物有着很大的区别。它是一种治疗肿瘤的新型精准靶向疗法。通过基因工程技术将T细胞激活,并装上定位导航装置CAR(肿瘤嵌合抗原受体),将T细胞这个普通“战士”改造成“超级战士”,即CAR-T细
医学界期待已久的突破终于到来,CAR-T疗法在实体瘤战场传来捷报,曾经坚不可摧的“癌中恶霸”们正一个个被攻克。
作为一种“活的”药物,嵌合抗原受体T细胞(CAR-T 细胞)疗法与传统药物有着很大的区别。它是一种治疗肿瘤的新型精准靶向疗法。通过基因工程技术将T细胞激活,并装上定位导航装置CAR(肿瘤嵌合抗原受体),将T细胞这个普通“战士”改造成“超级战士”,即CAR-T细胞,专门识别体内肿瘤细胞,并高效杀灭肿瘤细胞,从而达到治疗恶性肿瘤的目的。与传统的化疗和造血干细胞移植相比,它对肿瘤细胞的杀伤更为精准,在提高疗效的同时大幅减轻了毒副作用。
图源摄图网(已获授权)
曾几何时,CAR-T疗法只能在血液肿瘤领域施展拳脚,而对占据了90%癌症类型的实体瘤却束手无策。
如今,中国研究团队率先打破了这一壁垒,从胃癌、胰腺癌、结直肠癌到小细胞肺癌等实体瘤,CAR-T疗法正在创造一个又一个生命奇迹。
小细胞肺癌是一种发展极快、复发率极高的肺癌类型,一旦复发,常规治疗选择极少,被称为“癌中恶霸”。然而,这一坚不可摧的堡垒终于出现了裂缝。
2025年,一项早期临床试验公布了其初步结果:新型CAR-T疗法LB2102治疗小细胞肺癌患者,整体安全性较好,且部分患者肿瘤缩小或保持稳定。
这种疗法的关键在于找到了小细胞肺癌细胞的“门牌号”——DLL3蛋白。科学家通过基因工程技术对患者体内的免疫T细胞进行改造,令其获得精准识别癌细胞的能力。
不仅如此,研究人员还特意给T细胞多加装了一套“防护服”(称为显性失活TGFB2),这样它们就能在肿瘤的免疫抑制微环境中保持更好的状态奋勇杀敌。
在2025年WCLC大会上,研究团队公布了LB2102用于复发或难治性小细胞肺癌(SCLC)或大细胞神经内分泌癌(LCNEC)患者的1期临床试验初步结果。
截至2025年3月5日,该I期研究共纳入了10例小细胞肺癌(SCLC)和2例大细胞神经内分泌癌(LCNEC)患者。在可评估疗效的10例患者中,随访120.5天时,客观缓解率(ORR)为20%,疾病控制率(DCR)为70%。
图源来自WCLC官网
研究结论指出,LB2102整体耐受性良好,在剂量水平4之前未观察到剂量限制性毒性(DLT)。研究人员还发现,剂量越高,CAR-T细胞在患者血液中的数量增加越明显,意味着剂量越高,疗效可能越好。这为后续研究指明了方向。
目前我国临床试验主要招募癌种:肝癌、胃癌、卵巢癌、食管鳞癌、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非霍奇金淋巴瘤、间皮瘤、多发性骨髓瘤等癌种!
近日,实体瘤CAR-T领域再次传来捷报!2025年6月25日,科济药业宣布,其自体 Claudin18.2 CAR-T 细胞产品舒瑞基奥仑赛注射液(Satri-cel,CT041)的新药上市申请(NDA)已正式提交至中国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NMPA)药品审评中心(CDE),拟用于治疗 Claudin18.2 表达阳性、至少二线治疗失败的晚期胃/食管胃结合部腺癌(G/GEJA)患者。如果一切顺利的话,舒瑞基奥仑赛即将成为全球首款针对实体瘤的CAR-T产品,早日惠及广大胃癌患者。
作为国际上首个针对Claudin18.2的CAR-T细胞,Satri-cel从2019年首次亮相就惊艳世界,其显著的疗效展现出对消化系统肿瘤的良好治疗前景。
在此之前5月20日,舒瑞基奥仑赛注射液拟纳入优先审评;3月3日,舒瑞基奥仑赛注射液正式被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药品审评中心纳入突破性治疗药物品种名单。
此次提交的新药上市申请基于在中国 24 个研究中心进行的一项多中心、随机、开放标签、活性对照的 II 期研究。临床试验结果已在国际知名医学期刊《Lancet》和2025年ASCO学会上正式公布。
研究选取2022年3月29日至2024年8月16日,共156例患者随机分配至Satri-cel组(n=104)或TPC组(研究选择治疗组,n=52)。TPC组20例患者随后接受Satri-cel治疗。两组患者既往接受过全身治疗的中位数均为2次,接受≥3线治疗的患者比例分别为26.9%和19.2%;腹膜转移患者比例分别为69.2%和59.6%;Lauren弥漫型/混合型患者比例分别为71.2%和65.4%。无进展生存期(PFS)和总生存期(OS)的中位随访时间分别为8.90个月和12.29个月。
中位总生存期显著延长,死亡风险显著降低
简单来说,相比标准疗法,satri-cel组患者中位总生存期延长了44%。
相比标准疗法,satri-cel组患者疾病进展/死亡风险下降 70%,中位OS分别为8.61个月 vs 5.49个月,死亡风险下降40%。
值得注意的是,接受satri-cel治疗的TPC组患者(n=20)的中位OS为9.20个月。在所有接受satri-cel治疗的患者(n=108)中,与未接受satri-cel治疗的TPC患者(n=28)相比,中位OS分别为9.17个月 vs 3.98个月,患者疾病进展/死亡风险显著下降约72%。
客观缓解率22%,疾病控制率63%
satri-cel组确诊客观缓解率为 22%(23/104),TPC 组为 4%(2/52);satri-cel组疾病控制率为 63%(65/104),TPC 组为 25%(13/52)。
研究结果显示,在 Claudin18.2 表达阳性、至少二线治疗失败的胃/食管胃结合部癌患者中,舒瑞基奥仑赛对比标准治疗可显著改善无进展生存期(PFS),并能够显著延长总生存期(OS),同时安全性可控。
2025年1月,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团队在《Cell Research》发表的开创性研究,首次将靶向CD19的第4代CAR-T应用于难治性类风湿关节炎的治疗。
三名女性患者在接受1×106/Kg自体CAR-T细胞回输后,关节肿痛症状和炎症指标迅速改善。治疗后3个月,2名患者达到临床缓解,1名达到低疾病活动度所有患者停用了原来的免疫抑制剂,这在传统治疗中几乎不可能实现。
德国研究人员2025年2月报道的15名自身免疫性疾病患者(包括狼疮、硬皮病等)的研究结果同样令人振奋。其中8名狼疮患者均进入无药物缓解状态,其他患者虽仍有症状,但都不再需要使用免疫抑制剂。
这些突破性进展使CAR-T治疗自身免疫性疾病被《Science》杂志评为2024年十大科学突破之一,开启了自身免疫性疾病治疗的新篇章。
根据国家药审中心及企业公告梳理,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的记者发现,目前国内在研的CAR-T产品超过25款,其中包括传奇生物、科济生物、药明巨诺、森朗生物、驯鹿医疗、西比曼生物、信达生物等。这些公司在布局新一代CAR-T以及异体CAR-T技术,初步数据优异,有望获得全球市场。
2021年我国迎来了细胞免疫治疗的元年,作为先锋的CAR-T疗法,是未来发展方向之一。CAR-T疗法主要在于改造T细胞来使其识别肿瘤细胞的特殊靶点,理论上,可以有无数种针对不同靶点的CAR-T疗法,这意味着蕴含着无限可能。
希望不久的将来,能够在国内外医学科研工作者的努力下,降低细胞疗法毒副作用,降低价格,突破实体瘤的瓶颈,让越来越多的晚期癌症患者获益!
本文为无癌家园原创
来源:无癌家园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