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全省将从多云转为阴天,西部吕梁、忻州部分区域,以及东部阳泉、长治局部会出现阵雨或小雨,雨势轻、持续时间短,基本不影响夜间出行。气温方面,最高温仍维持17~23℃,最低温北部及中南部山区4~9℃,中南部其余地区9~15℃,风力以偏南风2~3级为主,体感较舒适。
山西省气象台10月14日12时发布的最新预报显示,14日夜间起,山西将开启新一轮降雨过程,未来三天雨势呈“弱-暂歇-增强”的节奏,且伴随气温小幅波动:
第一波(14日下午~夜间):西部东部率先“试水”
全省将从多云转为阴天,西部吕梁、忻州部分区域,以及东部阳泉、长治局部会出现阵雨或小雨,雨势轻、持续时间短,基本不影响夜间出行。气温方面,最高温仍维持17~23℃,最低温北部及中南部山区4~9℃,中南部其余地区9~15℃,风力以偏南风2~3级为主,体感较舒适。
第二波(15日白天~夜间):北部小雨,中南部转晴
降雨范围收缩至北部区域,大同、朔州、忻州部分地区有阵雨或小雨;中南部太原、晋中、临汾、运城等地则转为多云间晴天,迎来短暂的“喘息期”。此轮间歇期虽无明显降雨,但北中部及南部山区最低温降至3~9℃,较前一日下降1~2℃,清晨凉意更浓;最高温依旧稳定在17~23℃,中南部白天适宜晾晒衣物或户外活动。
第三波(16日白天~夜间):中南部迎中雨,局部大雨
降雨再次“发力”,全省多云转阴天,大部分地区有阵雨或小雨,其中临汾、运城、晋城等中南部区域雨势升级为中雨,局部可能出现大雨,单日降水量可达15~30毫米。气温也随之回落,北部及中南部山区最高温降至13~18℃,中南部其余地区19~23℃;最低温北部及中南部山区3~8℃,中南部其余地区9~13℃,偏北风风力增至3~4级,风寒效应初显。
天气影响与应对建议:聚焦农业、交通与地质安全
1. 农业生产:抢抓间隙排涝抢收,防范作物霉变
当前山西部分地区土壤仍处于偏湿状态,16日中南部降雨可能加重农田内涝。建议农户抓住15日中南部晴天的“窗口期”,及时清理田间排水沟,排除积水;对已成熟的玉米、高粱等秋粮,优先使用履带式收割机抢收,避免机械陷车;收割后的湿粮需尽快送往烘干中心处理,防止发霉变质,同时做好秋播前的整地准备,为冬小麦播种创造适宜条件。
2. 交通出行:警惕雨雾与路面湿滑,山区慎行
14日夜间至15日早晨,中南部局部可能再现轻雾,驾车需开启雾灯、减速慢行,保持安全车距;16日降雨期间,路面湿滑,尤其是临汾、运城等中南部地区,需防范追尾、侧滑事故。此外,前期降雨导致土壤饱和,晋中、长治、晋城等山区县(市、区)地质灾害风险较高,建议避免前往山区、河道附近,景区需加强隐患巡查,必要时暂停开放。
3. 公众生活:昼夜温差大,“洋葱式穿衣”更实用
未来三天昼夜温差普遍在8~12℃,如大同15日最低温4℃、最高温19℃,温差达15℃。建议采用“薄卫衣+防风外套”的洋葱式穿衣法,方便早晚添衣、中午脱衣;老人、儿童及心脑血管疾病患者,需重点关注16日降温,提前备好薄毛衣,避免温差刺激引发不适。
此次降雨过程虽无极端强雨,但叠加前期偏湿的土壤条件,对农业和交通影响显著。建议大家密切关注山西省气象台发布的最新预报预警,根据天气变化调整农事与出行计划,平安应对新一轮降雨。
来源:肥东天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