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名画家黄澄钦先生《惠州西湖画境》欣赏(43):结伴画船堤畔过

B站影视 欧美电影 2025-10-12 02:07 3

摘要:按:恩师黄澄钦先生一生致力于惠州历史文化的研究、发掘与传播,尤其致力于苏轼寓惠人文活动、惠州西湖古今“兴、雅、趣”之事等方面的研究,将成果以画文方式予以展现和传播。先后出版多部著作画册(如《苏轼寓惠诗意画》、《画说惠州西湖》、《鹅城旧事——惠州风俗图说》、《惠

画/黄澄钦 文/江上掬月人

按:恩师黄澄钦先生一生致力于惠州历史文化的研究、发掘与传播,尤其致力于苏轼寓惠人文活动、惠州西湖古今“兴、雅、趣”之事等方面的研究,将成果以画文方式予以展现和传播。先后出版多部著作画册(如《苏轼寓惠诗意画》、《画说惠州西湖》、《鹅城旧事——惠州风俗图说》、《惠州西湖画境》等),广受赞誉。今从《惠州西湖画境》(2015年嶺南美术出版社出版)中,选出部分作品,分享给读者们。

今天展示的是黄老关于清代佚名诗人的诗意画。

20年前黄老在雁门关写生

原诗:

石榴裙子翠霞襟,

两朵桃花鬓上簪。

结伴画船堤畔过,

栖禅寺里礼观音。

栖禅寺位于惠州西湖中的孤山上,始建于唐朝,兴盛于宋代。苏东坡妾王朝云去逝后,葬于栖禅寺旁,并盖有“六如亭”。每年忌日,惠州女子们时常结伴上孤山栖禅寺拜观音,访六如亭,拜谒王朝云墓。

这首小诗以清丽笔触勾勒出一幅鲜活的湖畔图景,字句间满是生活意趣与虔诚心性。首联“石榴裙子翠霞襟,两朵桃花鬓上簪”,用“石榴红”与“翠霞绿”撞色,再以“桃花”点染鬓间,将上孤山的女子的明艳灵动具象化,色彩鲜活如在眼前。后两联则转至动态场景,“结伴画船堤畔过”写画船凌波、堤岸穿行的悠然,“栖禅寺里礼观音”收束于孤山古寺的虔诚礼佛,由景及人,由行至心,过渡自然。

全诗无繁复辞藻,却以“裙、襟、簪”的细节与“画船、禅寺”的场景,将惠州西湖的湖光、孤山的禅意与女子的情态融于二十八字中,读来如赏一幅水墨小品,淡雅中见韵味,寻常景致里藏着生活的平和与信仰的温度。

黄老诗意画:结伴画船堤畔过

黄老抓住“塔”、“寺庙”、“画船”、“女子”等意象,完全诠释诗的意境。但见湖山云烟中,山塔高耸,寺庙深隐,在春柳春桃的掩映下,船公远远地撑着画船驶来,堤畔的靓女们正招手相呼……读者们循着诗意,一定能猜中女子们后续的活动情景:登画船,上孤山,入栖禅寺拜观音,上六如亭拜谒朝云墓……这就是诗境画境珠联璧合之妙!

黄老此画墨彩,既有深蓝泼彩的深沉,又有红黄点染的明丽;既有浓墨的沉重,又有淡墨和云烟光影之轻逸。是故,此为隽永耐品之范作。

局部

局部

来源:南海引领者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