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秦淮月光明,诗韵传真情。10月11日,一场以“今宵圆月照秦淮”为主题的南京中国科举博物馆观山· 中秋诗会,在该馆为国求贤厅精彩举办。
作者:汤雅洪
秦淮月光明,诗韵传真情。10月11日,一场以“今宵圆月照秦淮”为主题的南京中国科举博物馆观山· 中秋诗会,在该馆为国求贤厅精彩举办。
这场精彩非凡的中秋诗会,由金陵文化名人尹最良先生总策划,由南京中国科举博物馆与南京矿物文化艺术馆共同主办,得到江苏省社科联与南京市社科联悉心指导,得到江苏省诗词协会、南京市楹联家协会大力支持,南京市对外文化交流中心、南京科技职业学院国际教育学院等共同参与协办。观山酒业集团为诗会提供友情赞助。
诗会现场,中外诗友以诗为媒、以月为契,通过诗歌朗诵、民乐演奏、国画变动画等跨界多元的艺术形式,将中秋雅韵浪漫情怀与千年科举文化厚重底蕴完美融合,为南京市民与各地游客献上一场沉浸式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体验,以艺术创新实践,彰显了南京“天下文枢”与“世界文学之都”的独特魅力。
创作团队实力强 创作诗歌精品多
由朱向青与蔡晓鸣联袂主持的这场诗会,堪称是南京诗坛名人与朗诵界名人一次盛大的联欢。由“诗泊秦淮”诗歌创作团队老中青诗人们精心创作的中秋主题诗歌作品,为中秋诗会的成功举办奠定了强实的基础。
在以著名诗人王德安、叶庆瑞、方政、高安宁为领军人物的“诗泊秦淮”创作团队中,既有坚挺派诗人孙友田、吴野以历史为镜的深沉哲思,也有实力派诗人吴其盛、杨骥、西子乔、张学庆、谌宁生、张伟斌等对时代脉搏的精准把握,更有中坚派诗人张国凡、杜立明、胡剑明、孙万江、高素珍、屏子等以细腻笔触勾勒生活百态。青年诗人赵雨希、梧丹梦等则以新锐视角诠释传统意象,为诗会注入了蓬勃生机与青春活力。老中青诗人们创作的中秋主题诗歌作品通过精彩朗诵,令诗会现场观众沉迷其中,如痴如醉。
江苏省诗词协会的子川、杨学军、佟云霞等10余诗坛名人的作品,以古典格律为骨,以时代精神为魂,创作出一批既具历史纵深又富有现实关怀的诗词佳作,将古典诗词的音律之美展现得淋漓尽致。
朗诵表演很精彩 吟诵效果很出彩
这场中秋诗会,突破了往常举办诗会诗歌朗诵的单一形式,以“又见中秋月”“寻梦秦淮河”“情动月光曲”三个篇章为脉络,串联起20多首经典诗词与原创诗歌,并且巧妙融入民乐演奏、舞蹈表演、国画变动画展示等综艺元素,打造了一场视听俱佳的文化盛宴。
中秋诗会成功举办,离不开优秀朗诵团队的奉献。由朱向青团长带领的“江南之声”朗诵团,以优雅端庄的形象,以专业的朗诵水准,以声情并茂的语言表达,为诗坛名人的佳作增光添彩。他们将《江南贡院的月光》中科举文物的历史回响、《中秋望乡》中身在异乡之人心中绵长的乡愁,均转化为富有感染力的声音。
南京市楹联协会吟诵专业委员会会员们,则通过金陵调、唐调等传统吟诵方式,重现格律诗词的平仄之美,令观众沉浸于古典诗词的音律世界,感受“吟一个字,动一份情”的独特魅力。在诗会现场,“江南之声”朗诵团的精彩朗诵与南京市楹联协会吟诵专业委员会的精彩吟诵,都赢得了阵阵掌声与喝彩声。尤其是丁旭、韩继光、朱新明身穿古装激情奔放表演唐调吟诵《将进酒》,更是将诗会现场氛围推向高潮。
诗歌之桥跨国界 中外诗友喜相逢
南京科技职业学院国际教育学院的留学生们参加本场中秋诗会的表演,感受中华诗词艺术独特的魅力,是这场中诗会令人注目的一大亮点。
来自西班牙、马来西亚、柬埔寨等9个国家的13位留学生,不仅以流利的中文吟唱唐代苏轼的《水调歌头· 明月几时有》,而且激情朗诵唐代张九龄的《望月怀远》、南宋辛弃疾的《太常引·建康中秋夜为吕叔潜赋》等中华经典古诗词。来自不同国家的青年学子满怀对中国诗词艺术的热爱,他们共同感受“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的东方哲思,让中华千年诗韵跨越语言与文化的界限。他们吟唱与朗诵过程中,现场观众们不仅举起手机拍摄精彩瞬间,而且纷纷为他们热情鼓掌。
琴箫和鸣意境美 《东坡起舞》创意妙
在中秋诗会尾声,江苏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古琴艺术(金陵琴派)”代表性传承人刘甦与吹箫演奏家孙灯军联袂登场,为现场观众们演奏经典琴箫合奏名曲《平沙落雁》。古琴弹奏的沉静悠远与洞箫吹奏的清越空灵交融在一起,那舒缓的弦律与幽雅的音色,将观众们的情绪仿佛带入了一个超凡脱俗的仙境。
只要有创意,就会创奇迹。九旬书画大师刘梵天先生为祝贺中秋诗会圆满成功,特绘一幅精美的国画《东坡起舞》,这幅佳作笔墨之间尽显文人雅趣,为诗会增添一抹传奇色彩。尤其是南京中国科举博物馆工作人员运用AI智能,让刘梵天先生这幅国画佳作变成了动画在荧屏上展现,让画中的苏东坡尽情起舞,如此美妙的创意成为与众不同的亮点。
致敬经典勇创新 中秋诗会很成功
这场中秋诗会的成功举办,不仅是南京中国科举博物馆深化文化传播的一次创新实践,更承载着致敬经典、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深层意义。博物馆通过“节庆+文化”模式,将传统节日与科举文化、非遗技艺、国际交流有机结合,让中华传统文化在当今时代更加发扬光大。
今宵圆月照秦淮,诗韵流芳传千年。这场融合诗歌、民乐、非遗等传统文化元素的中秋诗会,以创新形式诠释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时代价值。今年5月18日,南京中国科举博物馆喜获2025年度“全国最具创新力博物馆”荣誉称号。让我们共同预祝下一届南京中国科举博物馆中秋诗会举办的更有创意!更加精彩!
(中秋诗会摄影:汤雅洪 谢安圆)
今宵圆月照秦淮
南京中国科举博物馆中秋诗会
节目单
【上篇:又见中秋月】
《江南贡院的月光》
作者:张伟斌 朗诵:刘庆
《中秋望乡》
作者:叶庆瑞 朗诵:董惠宁 陈问青
《中秋谣》
作者:杨骥 朗诵:高优
《灵魂蘸着月光入梦》
作者:张学庆 朗诵:蔡晓鸣
《中秋望月》
作者:方政 朗诵:何林
《手提花篮,盛满中秋》
作者:孙万江 朗诵:张玲
《月球下的人》
作者:赵雨希 朗诵:徐茳玮
《月亮是一张桑皮纸》
作者:谌宁生 朗诵:陶伟
《月到中秋》
作者:吴其盛 朗诵:刘庆 张玲
《月亮中的李白》
作者:林康 朗诵:刘春源
《关于中秋》
作者:高淑珍 朗诵:何林
六人朗诵格律诗
《水调歌头•丙辰中秋》
作者:苏轼 朗诵:何林
《行香子•中秋忆乡里》
作者:杨学军 朗诵:朱晓丽
《五律•乙巳中秋客居有感》
作者:郭宏之 朗诵:丁旭
《行香子•中秋诗会》
作者:佟云霞 朗诵:颜虹
《七律•中秋寄东瀛发小》
作者:简静 朗诵:韩继光
《七律•知青落户草原适逢中秋》
作者:段玲玫 朗诵:高素珍
五人朗诵格律诗
《五律•中秋》
作者:尤树林 朗诵:丁旭
《七绝•中秋夜怀乡(新韵)》
作者:胡恒仕 朗诵:朱晓丽
《五律•中秋寄语台湾湾友人》
作者:王双武 朗诵:高淑珍
《七律•边关月圆》
作者:朱益标 朗诵:韩继光
《水调歌头•月上庭前树》
作者:周衍腾 朗诵:徐舒丹
【中篇:寻梦秦淮河】
《夫子庙随想》
作者:杜立明 朗诵:陈问青
《秦淮河•畅想》
作者:西子乔 朗诵:孙浩
《夜探夫子庙》
作者:屏子 朗诵:刘春源
《圆月秦淮》
作者:高安宁 朗诵:刘庆
《南京剪纸》
作者:胡剑明 朗诵:高优
国画变动画《东坡起舞》
国画作者:刘梵天
唐代苏轼《水调歌头· 明月几时有》、唐代张九龄的《望月怀远》、南宋辛弃疾《太常引·建康中秋夜为吕叔潜赋》
由南京科技职业学院国际教育学院来自9个国家的13位留学生吟唱与朗诵
【下篇:情动月光曲】
《亲情》
作者:王德安 朗诵:董惠宁
《漫步月牙湖》
作者:张晓阳 朗诵:张玲
《中秋纪事》
作者:鞠培胜 朗诵:徐茳玮
《出土陶罐》
作者:孙友田 朗诵:董惠宁
《这条街》
作者:张国凡 朗诵:陶 伟
《水调歌头的浪漫之夜》
作者:吴野 朗诵:陈问青
《纸上的月亮》
作者:梧丹梦 朗诵:何林 朱向青
琴箫合奏《平沙落雁》
表演者:刘甦、孙灯军
来源:一品姑苏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