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跑远!顺义这老馆子的铁锅炖巨香

B站影视 电影资讯 2025-10-13 22:33 3

摘要:在宜宾国泰附近,文文居一锅鲜的黄色招牌在拆迁片区里格外显眼。周边不少旧屋围起围挡,而这家开了十几年的老馆子,却像 “钉子户” 般,成了这片变动街区里不变的烟火据点。每到饭点,馆子门口总能看到三三两两的工人结伴而来,也有熟门熟路的老街坊拐进门店,热闹的人声与铁锅

在宜宾国泰附近,文文居一锅鲜的黄色招牌在拆迁片区里格外显眼。周边不少旧屋围起围挡,而这家开了十几年的老馆子,却像 “钉子户” 般,成了这片变动街区里不变的烟火据点。每到饭点,馆子门口总能看到三三两两的工人结伴而来,也有熟门熟路的老街坊拐进门店,热闹的人声与铁锅里飘出的肉香交织,让整片区域的冷清多了几分生活暖意。

文文居一锅鲜位于站前北街五百和商业楼4号。走进店里,是老馆子特有的 “朴素氛围感”。墙面没精致装饰,几处墙皮带着岁月斑驳痕迹。最吸睛的是店内墙面上的菜品展示画,“牛肉炖豆角锅”“猪肉炖豆角锅” 等各式铁锅炖,搭配充满生活气息的民俗画,一下子把人拉进 “围坐铁锅、大快朵颐” 的场景里。

排骨焖豆角锅是店里的招牌担当。铁锅慢炖的排骨软烂入味,裹着浓油赤酱的色泽,肉香在口中肆意散开;豆角吸饱汤汁,鲜嫩油润,成了不少食客心中的 “隐藏主角”。锅边还贴着造型可爱的卷子,有的似 “小蘑菇”,有的是金黄玉米饼,边缘带有微微焦糊感,再蘸上浓稠炖菜汤汁,咸香交织、一口下去,十几年的味道始终如一,是老顾客的 “心头好”。

干炸小黄鱼是店内的特色担当。分量很足,堆得像座小山。外皮炸得外焦里嫩,轻咬一口,酥脆的外壳与鲜嫩的鱼肉在口中碰撞,蘸着小碟里的椒盐吃,风味更显独特,是店内人气颇高的菜品。

杭椒小皮蛋是店家的人气菜品。摆盘精致,分量可观。弹滑的小皮蛋裹着微辣酱汁,入口先是皮蛋的绵密,接着是杭椒的微辣在舌尖散开,开胃又解腻,很适合搭配主食食用。

鲜切毛肚是店家的冷门系列。摆盘讲究,配着香菜、麻酱、红油等调料。毛肚新鲜脆嫩,可根据个人喜好,用不同调料调配出专属风味,为餐桌增添了别样吃法,给食客更多的选择空间。

蘸酱菜色彩丰富,摆盘用心。翠绿的生菜、苦菊,还有切得厚薄均匀的心里美萝卜,清新可人,搭配一旁的酱料,清爽解腻,在吃了浓郁的炖菜后,用来调剂口感再合适不过。疙瘩汤满满一大盆上桌。虽说有食客觉得味道偏寡淡,疙瘩也偏软糯,但也有不少人就爱这口柔和,搭配味道浓郁的铁锅炖,正好能调剂口感,解去些许厚重感。

“我家就住附近小区,隔三差五就来这吃,这排骨焖豆角锅,跟我小时候吃的味儿一样!尤其是锅边的卷子,蘸汤吃,香得能把舌头“咽”下去!” 正在店里用餐的张阿姨一边给孙子夹着豆角,一边笑着说。旁边的建筑工人小李也接话:“我们工地下了班,就爱往这跑,菜量足,价格也实惠,这一大锅炖菜,几个人分着吃,热乎又顶饱,比吃盒饭强多了!”

店里的服务同样带着 “家常温度”:几位年龄稍长的大姐是主力,穿着简单的工作服,动作麻利却不急躁。食客刚落座,就会热情递上菜单,耐心介绍招牌菜。炖菜上桌时,会细心提醒 “小心烫”,席间看到锅里汤汁少了,会主动过来添汤。买单时还会笑着问一句 “吃得怎么样”,亲切得像街坊邻居拉家常,让食客在朴素的环境里,更添了几分暖意。

如今,这家店还悄悄火到了直播平台上,不过老食客们也贴心提醒:“在附近办事或居住的话,来尝尝很合适,特意跑一趟就大可不必。” 毕竟,这里的魅力更多在于那份不刻意雕琢的 “家常味”—— 十几年不变的铁锅炖香,装满凉菜的大碗,拆迁区里热闹的饭点,还有阿姨们热情的招呼,就像街坊邻居家的厨房,朴实却暖心,在顺义的街巷烟火里,守着一份属于普通人的饮食记忆。

文:豆豆 图:星火、海景你好、小仙男胖乎乎、岳小胖儿

来源:周末北京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