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麦琳和李行亮又被推上风口浪尖了——就因为没按网友“预期”离婚,连麦琳出去工作都被举报,好好的夫妻生活,愣是被外人搅得鸡飞狗跳。一个综艺衍生的话题,怎么就变成了网暴的导火索?
麦琳和李行亮又被推上风口浪尖了——就因为没按网友“预期”离婚,连麦琳出去工作都被举报,好好的夫妻生活,愣是被外人搅得鸡飞狗跳。一个综艺衍生的话题,怎么就变成了网暴的导火索?
最初网友盯着麦琳“催减肥、逼工作”,美其名曰“为她好”,可转头人家真的走出家庭搞事业,却被恶意举报。这哪是关心,分明是把别人的生活当成了自己的“养成游戏”,必须按自己的剧本走,稍有偏差就翻脸。李行亮曾在采访里说“夫妻间有自己的节奏”,可这话在部分网友眼里,根本没被听进去。
更离谱的是“逼离婚”的闹剧。当初两人在综艺里暴露了些生活矛盾,评论区立刻炸开锅,满屏都是“赶紧离”“过不下去别硬撑”。可婚姻哪是看几期综艺就能下定论的?就像隔壁《再见爱人》里的夫妻,外人看着该分,人家偏偏能磨合出转机。麦琳李行亮没离婚,反而成了“原罪”,被吐槽“没骨气”“看得憋屈”,合着别人的日子,还得给网友提供“情绪价值”?
这些年类似的事儿真不少。前有李国庆俞渝闹离婚时,网友天天蹲守“瓜讯”;后有大S汪小菲撕扯,键盘侠比当事人还激动。可婚姻是两个人的事,就算是公众人物,也有保留隐私的权利。麦琳之前在社交平台晒过带娃日常,字里行间都是对家庭的在意,李行亮也多次公开维护妻子,人家夫妻俩的默契,轮得到外人指手画脚?
更让人不舒服的是“双标式关心”。催麦琳工作时,说“女人要经济独立”;等她真去工作了,又被挑“不顾家”“没照顾好小孩”。怎么好处都让网友占了?就像之前张雨绮搞事业被骂“不顾娃”,回归家庭又被嘲“依附男人”,横竖都要被挑刺。这些网友哪是关心女性,分明是把女性当成了“道德评判的靶子”,怎么方便怎么骂。
李行亮曾在直播里无奈回应:“我们过得挺好,别瞎操心了。”可这话根本挡不住网暴。有网友甚至扒出麦琳的社交账号,私信里满是恶意言论。一个好好的家庭,就因为上了个综艺,就要被无限放大生活细节,连正常的夫妻互动都要被解读出“矛盾”,这到底是谁的问题?
说到底,网友的“过度关注”本质是“边界感缺失”。你可以不喜欢他们的相处模式,但没资格逼人家改变;你可以讨论综艺内容,但不能闯进别人的现实生活指手画脚。麦琳李行亮没离婚、麦琳出去工作,都是人家自己的选择,轮不到外人说三道四。
下次再想对别人的生活评头论足时,不如先问问自己:你又不是当事人,凭啥替人家做决定?少点“键盘侠式操心”,多管好自己的日子,才是真的清醒。
来源:月下从容吟诗的韵